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边缘融合 | 第12-13页 |
·颜色校正 | 第13-15页 |
·几何校正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主要工作 | 第16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基于改进的非线性函数的边缘融合算法 | 第18-30页 |
·引言 | 第18-19页 |
·边缘融合技术 | 第19-20页 |
·光学裂缝的消除 | 第19-20页 |
·色彩/亮度的匹配 | 第20页 |
·边缘融合中光学裂缝的消除 | 第20-21页 |
·边缘融合中颜色失真的校正 | 第21-22页 |
·算法的实施与比较 | 第22-26页 |
·图像的拼接 | 第23-24页 |
·边缘融合处理 | 第24页 |
·Gamma 函数的确定 | 第24-25页 |
·颜色输出匹配校正 | 第25页 |
·边缘融合模拟软件Edge-Blending v1.0 | 第25-26页 |
·实验效果及分析 | 第26-28页 |
·不同类型图像实施效果 | 第26-27页 |
·相同图像实施效果 | 第27-28页 |
·上下拼接实施效果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颜色校正以及几何校正技术 | 第30-39页 |
·颜色校正技术概述 | 第30-31页 |
·基于颜色/亮度输出匹配的校正技术 | 第31-32页 |
·基于曲面屏幕的几何校正技术 | 第32-34页 |
·几何校正基本概念 | 第33页 |
·几何校正工作流程 | 第33-34页 |
·传统的几何校正方法 | 第34-36页 |
·平面幕几何校正 | 第34-35页 |
·立体平面幕几何校正 | 第35-36页 |
·基于曲面屏幕的几何校正 | 第36-37页 |
·原型系统 | 第36页 |
·几何登记 | 第36-37页 |
·亮度归一化 | 第37页 |
·仿真实验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图像融合的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 第39-43页 |
·数字图像质量的评价 | 第39-40页 |
·客观评价方法 | 第39-40页 |
·主观评价方法 | 第40页 |
·本文评价方法 | 第40-41页 |
·像素扭曲度E | 第40页 |
·空间连续度P | 第40-41页 |
·信噪比指标SNR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数字灯投影系统框架及其实现 | 第43-52页 |
·数字灯投影系统框架 | 第43-45页 |
·边缘融合处理 | 第45-46页 |
·亮度和色彩的校正 | 第46页 |
·Gamma 校正 | 第46页 |
·亮度/色彩校正 | 第46页 |
·几何失真的校正 | 第46-48页 |
·变形校正 | 第47-48页 |
·光栅对齐几何校正 | 第48页 |
·数字灯投影拼接系统的优势 | 第48-49页 |
·模块化的独立系统和高性能的数字器件 | 第48页 |
·高效的实现方法 | 第48-49页 |
·数字灯投影系统的实现 | 第49-50页 |
·需求分析 | 第49页 |
·系统功能模块介绍与实施 | 第49-50页 |
·系统测试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