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决议瑕疵的法律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9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6-7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6-7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7页 |
三、主要研究方式 | 第7-8页 |
四、论文创新及不足 | 第8-9页 |
第一章 公司决议瑕疵的基础理论 | 第9-13页 |
第一节 公司决议的概述 | 第9-12页 |
一、公司决议的概念 | 第9-10页 |
二、公司决议的性质 | 第10-11页 |
三、公司决议的效力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公司决议瑕疵的概述 | 第12-13页 |
一、公司决议瑕疵的概念 | 第12页 |
二、公司决议瑕疵的效力类型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我国关于公司决议瑕疵的现行立法及分析 | 第13-20页 |
第一节 公司决议瑕疵的类型化 | 第14-17页 |
一、公司决议无效的类型化 | 第14-15页 |
二、公司决议可撤销的类型化 | 第15-16页 |
三、公司决议不成立的类型化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公司决议瑕疵诉讼的相关规定 | 第17-20页 |
一、公司决议瑕疵之诉的诉讼主体 | 第18页 |
二、公司决议瑕疵之诉的诉讼期间 | 第18页 |
三、公司决议瑕疵之诉的判决溯及力 | 第18-19页 |
四、公司决议瑕疵之诉的诉讼担保 | 第19页 |
五、公司决议瑕疵之诉的诉前救济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我国公司决议瑕疵在司法裁判中的问题 | 第20-29页 |
第一节 司法干预决议瑕疵的界限不清晰 | 第20-21页 |
一、在司法干预前应穷尽公司内部救济 | 第20-21页 |
二、司法干预与公司自治的平衡 | 第21页 |
三、司法中立、适度原则的落实 | 第21页 |
第二节 对公司决议瑕疵效力类型的混淆 | 第21-25页 |
一、决议不成立与决议无效的混淆 | 第22-23页 |
二、决议不成立与决议可撤销的混淆 | 第23-24页 |
三、决议无效与决议可撤销的混淆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公司决议瑕疵存在的诉讼问题 | 第25-28页 |
一、原告资格的确认问题 | 第25-26页 |
二、诉讼时效的问题 | 第26-27页 |
三、判决溯及力的不完善 | 第27页 |
四、公司决议瑕疵之诉的滥用 | 第27页 |
五、诉讼担保制度的不完善 | 第27-28页 |
第四节 公司决议瑕疵的非诉救济途径的不完善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公司决议瑕疵相关规定的完善建议 | 第29-50页 |
第一节 司法干预决议瑕疵的相关制度设计的完善建议 | 第29-34页 |
一、诉讼担保制度的完善 | 第29-32页 |
二、裁量驳回制度的运用 | 第32-33页 |
三、行为保全的完善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公司决议无效之诉的完善建议 | 第34-36页 |
一、公司决议无效之诉的适格原告 | 第35-36页 |
二、公司决议无效之诉的起诉期间 | 第36页 |
三、公司决议无效之诉判决的溯及力 | 第36页 |
第三节 公司决议可撤销之诉的完善建议 | 第36-42页 |
一、公司决议可撤销之诉中的适格原告的确认 | 第36-39页 |
二、公司决议可撤销之诉中起诉期间的完善 | 第39-40页 |
三、公司决议可撤销之诉的判决的溯及力 | 第40-41页 |
四、可撤销的公司决议的效力补正 | 第41-42页 |
第四节 公司决议不成立之诉的完善建议 | 第42-44页 |
一、公司决议不成立之诉的适格原告 | 第42-43页 |
二、公司决议不成立之诉的诉讼时效 | 第43页 |
三、公司决议不成立之诉的判决的溯及力 | 第43-44页 |
第五节 公司决议瑕疵的非诉救济途径的完善建议 | 第44-50页 |
一、公司决议瑕疵的治愈 | 第44-47页 |
二、公司决议的撤回 | 第47-48页 |
三、公司决议瑕疵的追认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