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6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6页 |
1.2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第16-17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25-26页 |
第2章 信息隐藏与PE文件格式剖析 | 第26-42页 |
2.1 信息隐藏技术 | 第26-29页 |
2.1.1 信息隐藏技术的发展 | 第26-27页 |
2.1.2 信息隐藏的定义 | 第27-28页 |
2.1.3 信息隐藏的基本特征 | 第28页 |
2.1.4 信息隐藏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 第28-29页 |
2.2 PE文件格式剖析 | 第29-38页 |
2.2.1 与PE文件相关的基本概念 | 第30-31页 |
2.2.2 PE文件总体结构 | 第31-32页 |
2.2.3 PE文件结构剖析 | 第32-37页 |
2.2.4 相对虚拟地址和文件地址的转换 | 第37-38页 |
2.2.5 PE文件加载过程 | 第38页 |
2.3 PE文件加壳技术 | 第38-39页 |
2.4 关闭Windows文件保护功能的方法 | 第39页 |
2.5 信息的分散隐藏和自动销毁技术研究 | 第39-41页 |
2.5.1 门限秘密共享算法 | 第39-40页 |
2.5.2 基于门限秘密共享算法的信息分散隐藏方法 | 第40-41页 |
2.5.3 基于门限秘密共享算法的信息提取方法 | 第41页 |
2.5.4 分散隐藏信息的自动销毁技术 | 第4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基于函数迁移的PE文件信息隐藏算法 | 第42-70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PE文件代码节剖析 | 第42-44页 |
3.2.1 代码节的关键数据结构 | 第42-43页 |
3.2.2 代码节内部的数据组织 | 第43页 |
3.2.3 程序入口地址的确定 | 第43-44页 |
3.3 基于PE文件函数迁移的信息隐藏方法 | 第44-64页 |
3.3.1 反汇编算法 | 第45-46页 |
3.3.2 反汇编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46-48页 |
3.3.3 函数的识别与定位 | 第48-52页 |
3.3.4 函数迁移 | 第52页 |
3.3.5 信息隐藏算法 | 第52-53页 |
3.3.6 信息提取算法 | 第53-54页 |
3.3.7 隐藏信息函数化技术 | 第54-55页 |
3.3.8 隐藏信息指令化技术 | 第55-62页 |
3.3.9 基于函数迁移的无容量限制的信息隐藏和提取技术 | 第62-64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4-68页 |
3.4.1 实验结果 | 第64-66页 |
3.4.2 讨论 | 第66-6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4章 基于增量链接特性的信息隐藏算法 | 第70-82页 |
4.1 引言 | 第70页 |
4.2 编译器与链接器工作原理 | 第70-73页 |
4.2.1 基本概念 | 第70-71页 |
4.2.2 静态链接和动态链接 | 第71-73页 |
4.3 增量链接的工作原理 | 第73-76页 |
4.4 基于增量链接特性的信息隐藏算法 | 第76-79页 |
4.4.1 信息嵌入 | 第77-79页 |
4.4.2 信息提取 | 第79页 |
4.5 实验结果 | 第79-80页 |
4.6 性能分析与讨论 | 第80-8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5章 基于PE文件图标资源的信息隐藏算法 | 第82-102页 |
5.1 引言 | 第82-83页 |
5.2 PE文件资源节结构与PE文件图标资源 | 第83-90页 |
5.2.1 PE文件资源节结构 | 第83-86页 |
5.2.2 图标的数据结构 | 第86-90页 |
5.3 图标的显示原理 | 第90-93页 |
5.4 图标资源的遍历算法 | 第93-94页 |
5.5 基于调色板图标的信息隐藏算法 | 第94-97页 |
5.5.1 信息嵌入 | 第95-96页 |
5.5.2 信息提取 | 第96-97页 |
5.6 实验结果分析 | 第97-98页 |
5.6.1 实验结果分析 | 第97-98页 |
5.7 基于32位图标透明显示原理的信息隐藏算法 | 第98-101页 |
5.7.1 信息嵌入 | 第98-99页 |
5.7.2 信息提取 | 第99页 |
5.7.3 实验结果 | 第99-101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6章 基于PE文件导入表的信息隐藏方案 | 第102-117页 |
6.1 引言 | 第102-103页 |
6.2 PE文件导入表结构 | 第103-108页 |
6.2.1 IMAGE_IMPORT_DESCRIPTOR结构的定义 | 第103-104页 |
6.2.2 IMAGE_THUNK_DATA结构的定义 | 第104-105页 |
6.2.3 IMAGE_IMPORT_BY_NAME结构的定义 | 第105页 |
6.2.4 导入地址表(IAT) | 第105-106页 |
6.2.5 遍历导入表 | 第106-107页 |
6.2.6 操作系统加载动态链接库DLL文件的过程 | 第107-108页 |
6.3 基于IAT表的信息隐藏方案 | 第108-113页 |
6.3.1 信息嵌入 | 第108页 |
6.3.2 信息提取 | 第108-109页 |
6.3.3 算法改进 | 第109-110页 |
6.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10-113页 |
6.4 基于导入表迁移的信息隐藏方案 | 第113-116页 |
6.4.1 信息嵌入 | 第113-114页 |
6.4.2 信息提取 | 第114-115页 |
6.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15-11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撰写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28-129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29-130页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奖励 | 第130-131页 |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