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PTA废水生物处理工艺的运行效能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绪论第16-33页
    1.1 PTA生产废水概述第16-18页
        1.1.1 PTA废水的生产概况第16-17页
        1.1.2 PTA废水的水质特征第17-18页
    1.2 PTA废水的单级生物处理技术第18-21页
        1.2.1 PTA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第18-19页
        1.2.2 PTA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第19-21页
    1.3 PTA废水的两级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第21-24页
        1.3.1 两级厌氧处理工艺的概况第21-23页
        1.3.2 两级厌氧处理工艺在PTA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第23页
        1.3.3 高温-中温两级厌氧处理工艺第23-24页
    1.4 PTA废水的厌氧-好氧组合生物处理技术第24-27页
        1.4.1 厌氧-好氧处理工艺概况第24-25页
        1.4.2 厌氧-好氧处理技术在PTA废水中的应用第25-26页
        1.4.3 UASB与SBR联用工艺第26-27页
    1.5 PTA废水中芳香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机制第27-29页
        1.5.1 芳香类化合物的好氧降解机制第27页
        1.5.2 芳香类化合物的厌氧降解机制第27-28页
        1.5.3 PTA废水的生物降解微生物第28-29页
    1.6 PTA废水处理中尚待解决的问题第29-30页
    1.7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第30-33页
        1.7.1 课题来源第30页
        1.7.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0页
        1.7.3 课题研究内容第30-31页
        1.7.4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第31-33页
第2章 试验装置及材料方法第33-47页
    2.1 试验装置及流程第33-38页
        2.1.1 高温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试验第33-35页
        2.1.2 高温-中温两级厌氧处理的试验装置第35-36页
        2.1.3 厌氧-好氧工艺的试验装置第36-38页
    2.2 PTA废水水质成分分析第38-41页
        2.2.1 常规水质分析项目指标第38-39页
        2.2.2 PTA废水中芳香类化合物分析第39-40页
        2.2.3 污泥分析指标第40-41页
    2.3 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结构分析第41-46页
        2.3.1 DNA提取和PCR扩增第41-42页
        2.3.2 IllluminaMiseq16S测序技术第42-43页
        2.3.3 16 S测序数据分析流程第43-45页
        2.3.4 生物多样性分析第45-46页
    2.4 数据分析软件和方法第46-47页
第3章 高温厌氧反应器的启动策略研究第47-65页
    3.1 引言第47-48页
    3.2 两步升温法启动高温厌氧反应器第48-51页
        3.2.1 两步升温方式下高温厌氧反应器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第48-49页
        3.2.2 两步升温方式启动过程中气体产量变化第49-51页
    3.3 一步升温法启动高温厌氧反应器第51-53页
        3.3.1 一步升温方式下高温厌氧反应器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第51-52页
        3.3.2 一步升温方式启动过程中气体产量变化第52-53页
    3.4 启动前后污泥形态分析第53-55页
        3.4.1 污泥粒径分布第53-54页
        3.4.2 扫描电镜分析第54-55页
    3.5 两种启动方式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第55-63页
        3.5.1 生物多样性分析第55-57页
        3.5.2 古菌群落结构分析第57-58页
        3.5.3 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第58-63页
    3.6 高温厌氧反应器处理模拟PTA废水的运行效能研究第63-64页
    3.7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4章 高温-中温两级厌氧处理PTA废水的试验研究第65-93页
    4.1 引言第65页
    4.2 高温-中温两级厌氧工艺处理PTA废水的启动运行第65-71页
        4.2.1 高温-中温两级厌氧工艺的启动第65-66页
        4.2.2 不同容积负荷下高温-中温两级厌氧工艺的运行效能第66-71页
    4.3 高温-中温两级厌氧工艺在不同容积负荷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第71-80页
        4.3.1 高温段和中温段处理系统内的古菌群落特征第71-72页
        4.3.2 不同容积负荷下细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第72-75页
        4.3.3 不同容积负荷下高温-中温两级厌氧工艺内的细菌群落演替规律第75-80页
    4.4 高温-中温两级厌氧工艺对不同PTA废水水质的处理效能第80-85页
        4.4.1 不同水质下高温-中温两级厌氧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第80-84页
        4.4.2 高温-中温两级厌氧工艺内的污泥形态结构分析第84-85页
    4.5 高温-中温两级厌氧工艺在不同水质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第85-92页
        4.5.1 不同水质下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变化规律第85-86页
        4.5.2 不同水质对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性的影响第86-87页
        4.5.3 不同水质运行下的细菌群落演替规律第87-90页
        4.5.4 细菌丰度与进水中有机物组成之间的网络图分析第90-92页
    4.6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5章 厌氧-好氧工艺处理PTA废水的试验研究第93-121页
    5.1 引言第93页
    5.2 UAFB-SBR工艺的启动运行第93-99页
        5.2.1 UAFB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运行第93-96页
        5.2.2 SBR反应器的启动及UAFB-SBR工艺的串联运行第96-97页
        5.2.3 UAFB-SBR工艺对温度冲击的适应性研究第97-99页
    5.3 UAFB-SBR工艺启动运行阶段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第99-109页
        5.3.1 中温和常温运行时UAFB系统内的古菌群落分布变化第99-101页
        5.3.2 启动运行阶段的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变化规律第101-102页
        5.3.3 启动运行阶段的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及演替规律第102-109页
    5.4 UAFB-SBR工艺对不同PTA废水水质的处理效能第109-113页
        5.4.1 不同水质条件下COD的去除效果第109-111页
        5.4.2 不同水质条件下芳香族化合物和乙酸的去除效果第111-113页
    5.5 UAFB-SBR工艺在不同水质条件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第113-120页
        5.5.1 运行水质波动对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的影响第113-115页
        5.5.2 不同水质条件下的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和演替变化规律第115-118页
        5.5.3 细菌丰度与进水有机物组成之间的网络图分析第118-120页
    5.6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结论第121-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3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37-139页
致谢第139-140页
个人简历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电极同步产生·OH/SO4降解苯酚体系的构建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产品方案设计中的近似建模与知识处理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