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7-9页 |
1.1.1 苗侗木质民居社会发展需要 | 第8页 |
1.1.2 政府政策支持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5 论文组织 | 第13-14页 |
1.6 小结 | 第14-17页 |
第2章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相关理论方法基础 | 第17-29页 |
2.1 形状文法的概述 | 第17-18页 |
2.1.1 形状文法理论产生的背景 | 第17-18页 |
2.2 形状文法的主要元素与规则 | 第18-19页 |
2.3 形状文法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2.4 形状文法文化意象重构方法流程 | 第20-21页 |
2.5 基于形状文法的形态设计方法 | 第21-22页 |
2.6 可拓学理论框架 | 第22-24页 |
2.6.1 可拓逻辑 | 第23-24页 |
2.6.2 可拓思维模式 | 第24页 |
2.7 设计过程关于可拓创新方法的内涵分析 | 第24-25页 |
2.8 TRIZ的理论基础与体系 | 第25-28页 |
2.8.1 TRIZ的产生 | 第25-26页 |
2.8.2 TRIZ的体系 | 第26-27页 |
2.8.3 TRIZ的理论基础 | 第27-28页 |
2.8.4 TRIZ解决问题流程模型 | 第28页 |
2.9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基于符号演化与文化意象分析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研究 | 第29-43页 |
3.1 文创产品的定义、属性及意义 | 第29-30页 |
3.1.1 文化创意产品的定义 | 第29页 |
3.1.2 文化创意产品的属性及意义 | 第29页 |
3.1.3 文化创意产品存在的价值 | 第29-30页 |
3.2 文化意象分析 | 第30-31页 |
3.2.1 文化意象概述 | 第30-31页 |
3.2.2 文化意象的分析 | 第31页 |
3.3 传统文化向文创产品转化的原则 | 第31-33页 |
3.3.1 赋予涵义 | 第32页 |
3.3.2 转换融合 | 第32-33页 |
3.4 传统文化向文创产品转化思路 | 第33-35页 |
3.4.1 具象转化—提取传统文化元素 | 第33-34页 |
3.4.2 抽象转化—传达文化涵义 | 第34-35页 |
3.5 文创产品设计过程知识表征 | 第35-38页 |
3.5.1 文创产品设计过程知识表征模型 | 第35-36页 |
3.5.2 基于可拓基元与形状文法的知识表征方法 | 第36-38页 |
3.6 文创产品符号的重用与推演 | 第38-41页 |
3.6.1 可拓基元表征 | 第38-39页 |
3.6.2 形状文法推理规则 | 第39-41页 |
3.7 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文创产品设计元素的重构与形态推演 | 第43-51页 |
4.1 黔东南地区苗侗传统文化特征 | 第43-44页 |
4.2 黔东南地区木制民居装饰构件与工艺美术 | 第44-45页 |
4.3 对黔东南地区文化元素提取 | 第45-46页 |
4.3.1 内涵的提取 | 第46页 |
4.3.2 形式的提取 | 第46页 |
4.4 黔东南地区文化元素简化与重构 | 第46-47页 |
4.4.1 元素的简化变形 | 第46页 |
4.4.2 元素的分解重构 | 第46-47页 |
4.5 区域文化元素提取与重构关键技术 | 第47-48页 |
4.6 基于区域文创产品意象的认知匹配模型 | 第48-49页 |
4.7 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基于形状文法与TRIZ原理的木质民居定制方法研究 | 第51-59页 |
5.1 基于TRIZ的情感设计研究 | 第51-52页 |
5.2 TRIZ的特点和优势分析 | 第52-53页 |
5.3 TRIZ理论与形状文法相结合应用于产品设计 | 第53-55页 |
5.3.1 TRIZ理论在形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 | 第53-54页 |
5.3.2 构建形态推演创新模型 | 第54-55页 |
5.4 基于TRIZ原理的产品形态元素分析与推演 | 第55-57页 |
5.4.1 基于TRIZ原理的产品形态元素分析 | 第55-56页 |
5.4.2 基于TRIZ原理的产品形态创新推演规则 | 第56-57页 |
5.5 创新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 第57页 |
5.6 小结 | 第57-59页 |
第6章 文化创意产品案例分析与设计实践 | 第59-73页 |
6.1 传统文化所投射的苗侗民族心理素质特征 | 第59-60页 |
6.2 苗侗木质民居建筑整体形象特征分析 | 第60-63页 |
6.3 产品实例设计元素与形态推演 | 第63-67页 |
6.3.1 二维图案筛选与形态分析 | 第63-66页 |
6.3.2 形态推演 | 第66-67页 |
6.3.3 三维图案筛选与形态推演 | 第67页 |
6.4 产品案例设计过程逻辑框架 | 第67-71页 |
6.5 木质民居装饰构件知识库成果展示 | 第71-72页 |
6.6 小结 | 第72-73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附录A: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 第79-81页 |
(1)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编码分类 | 第79-80页 |
(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采集汇总表 | 第80-81页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81-82页 |
附录C: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