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1.4 出租车相关概念及运营特征 | 第16-18页 |
1.4.1 出租车的界定 | 第16页 |
1.4.2 出租车的行业定位 | 第16-17页 |
1.4.3 基于GPS数据的出租车运营特征 | 第17-18页 |
1.5 研究的内容框架及方法 | 第18-21页 |
1.5.1 研究的内容框架 | 第18-19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石家庄市出租车信息系统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1-29页 |
2.1 出租车调度系统现状 | 第21-23页 |
2.1.1 GPS终端现状 | 第21页 |
2.1.2 GPS监控平台 | 第21-22页 |
2.1.3 其它调度系统状况 | 第22页 |
2.1.4 业务应用系统现状 | 第22-23页 |
2.1.5 信息化应用差距分析 | 第23页 |
2.2 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3-25页 |
2.2.1 高峰时段“打车难”问题 | 第23-24页 |
2.2.2 行业服务水平不高 | 第24页 |
2.2.3 非法运营现象较多 | 第24页 |
2.2.4 空驶率居高不下 | 第24-25页 |
2.2.5 安全问题突出 | 第25页 |
2.2.6 经营监管不到位 | 第25页 |
2.2.7 行业决策缺乏统计数据支持 | 第25页 |
2.3 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25-28页 |
2.3.1 行业监控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段不足 | 第26页 |
2.3.2 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26-27页 |
2.3.3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第27页 |
2.3.4 信息服务手段不足 | 第27-28页 |
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石家庄市出租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 第29-42页 |
3.1 信息化应用现状 | 第29-30页 |
3.1.1 网络通信系统 | 第29-30页 |
3.1.2 数据资源现状 | 第30页 |
3.2 业务流程分析 | 第30-33页 |
3.3 需求分析 | 第33-37页 |
3.3.1 系统用户需求 | 第33-34页 |
3.3.2 系统功能需求 | 第34-35页 |
3.3.3 数据管理需求 | 第35-36页 |
3.3.4 系统性能需求 | 第36-37页 |
3.4 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方案 | 第37-42页 |
3.4.1 建设实施原则 | 第37-38页 |
3.4.2 总体目标 | 第38页 |
3.4.3 建设内容 | 第38-40页 |
3.4.4 系统总体框架 | 第40页 |
3.4.5 系统总体方案的基本评价 | 第40-42页 |
第四章 石家庄市出租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 第42-56页 |
4.1 终端系统建设方案 | 第42-44页 |
4.2 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 第44-47页 |
4.2.1 动态监控与应急指挥系统 | 第44页 |
4.2.2 电召服务与智能调度系统 | 第44-45页 |
4.2.3 动态稽查系统 | 第45页 |
4.2.4 服务考核评价与投诉监督系统 | 第45-46页 |
4.2.5 出租车企业在线管理系统 | 第46-47页 |
4.3 数据资源中心建设方案 | 第47-50页 |
4.3.1 数据内容分析 | 第47-48页 |
4.3.2 数据标准与规范 | 第48页 |
4.3.3 数据库设计 | 第48-49页 |
4.3.4 数据管理 | 第49页 |
4.3.5 数据共享与报送 | 第49-50页 |
4.4 网络及通信系统建设方案 | 第50-51页 |
4.4.1 网络方案 | 第50页 |
4.4.2 通信系统方案 | 第50-51页 |
4.5 系统安全建设方案 | 第51-54页 |
4.5.1 系统安全现状 | 第51-52页 |
4.5.2 系统安全建设方案 | 第52页 |
4.5.3 安全策略及解决方案 | 第52-54页 |
4.6 信息管理系统配套方案 | 第54-56页 |
4.6.1 数据资源中心(机房)工程 | 第54页 |
4.6.2 电召调度中心工程 | 第54页 |
4.6.3 监控指挥中心工程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石家庄市出租车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与保障措施 | 第56-64页 |
5.1 实施条件 | 第56-57页 |
5.1.1 社会条件 | 第56页 |
5.1.2 技术条件 | 第56-57页 |
5.2 实施计划 | 第57-58页 |
5.2.1 建设工期 | 第57页 |
5.2.2 实施进度 | 第57-58页 |
5.3 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 | 第58-60页 |
5.3.1 风险识别和分析 | 第58-59页 |
5.3.2 风险对策和管理 | 第59-60页 |
5.4 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 | 第60-62页 |
5.4.1 建设管理组织机构 | 第60页 |
5.4.2 人员配置及培训 | 第60-62页 |
5.5 运行维护系统保障 | 第62-63页 |
5.6 系统运行情况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