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钢水精炼工艺数学模型的开发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简介 | 第11-16页 |
1.1.1 LF的发展 | 第11页 |
1.1.2 LF的功能 | 第11-13页 |
1.1.3 LF设备 | 第13-15页 |
1.1.4 LF的优点 | 第15页 |
1.1.5 LF工艺处理流程 | 第15-16页 |
1.2 钢水成分和温度预报发展概况 | 第16-21页 |
1.2.1 钢水温度的检测与预报 | 第16-17页 |
1.2.2 温度模型概况 | 第17-18页 |
1.2.3 钢水成分分析及预报 | 第18页 |
1.2.4 钢水成分预报模型发展概况 | 第18-21页 |
1.3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1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LF钢水精炼物料平衡计算 | 第23-29页 |
2.1 计算方案 | 第23-24页 |
2.2 物料平衡计算 | 第24-27页 |
2.2.1 渣量及成分计算 | 第24-26页 |
2.2.2 精炼过程钢水的变化 | 第26-27页 |
2.2.3 炉气及烟尘计算 | 第27页 |
2.3 物料平衡计算结果 | 第27-29页 |
第3章 热平衡计算与温度预报模型 | 第29-39页 |
3.1 精炼过程能量守恒定律 | 第29-30页 |
3.2 钢水和炉渣的物理热 | 第30-32页 |
3.3 热收入计算 | 第32-34页 |
3.3.1 输入炉内的电能 | 第32页 |
3.3.2 加入合金的热效应 | 第32-34页 |
3.3.3 炉衬和电极中碳的氧化放热 | 第34页 |
3.4 热支出计算 | 第34-37页 |
3.4.1 加入渣料的热效应 | 第34-35页 |
3.4.2 炉衬散热损失 | 第35页 |
3.4.3 吹氩引起的热损失 | 第35-37页 |
3.4.4 渣层热损失 | 第37页 |
3.4.5 炉气和烟尘的物理热 | 第37页 |
3.5 热平衡计算结果 | 第37-39页 |
第4章 LF成分预报动力学模型 | 第39-51页 |
4.1 动力学模型 | 第39-45页 |
4.2 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 第45-51页 |
4.2.1 钢液组元的活度系数 | 第45页 |
4.2.2 熔渣组元的活度系数 | 第45-47页 |
4.2.3 传质系数和反应界面积 | 第47-51页 |
第5章 LF模型分析及验证 | 第51-73页 |
5.1 模型分析 | 第52-61页 |
5.1.1 合金化模型 | 第52-53页 |
5.1.2 温度模型 | 第53-55页 |
5.1.3 成分预报模型 | 第55-58页 |
5.1.4 物料平衡与热平衡计算模型 | 第58-61页 |
5.1.5 数据查询 | 第61页 |
5.2 模型计算结果 | 第61-67页 |
5.3 模型检验 | 第67-71页 |
5.3.1 温度模型的检验 | 第67-68页 |
5.3.2 成分预报模型的检验 | 第68-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