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5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7-18页 |
1.1.1 城市住区绿化空间发展概况 | 第17-18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8页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8-19页 |
1.3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述 | 第19-23页 |
1.3.1 国内外立体绿化空间研究 | 第19-21页 |
1.3.2 国内外场所精神理论研究 | 第21-23页 |
1.4 研究范围与对象 | 第23页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研究 | 第25-32页 |
2.1 城市住区的概念 | 第25页 |
2.2 立体绿化空间的概念解析 | 第25-28页 |
2.2.1 立体绿化空间的概念界定 | 第25-26页 |
2.2.2 立体绿化空间的类型 | 第26-27页 |
2.2.3 立体绿化空间的多层次功能 | 第27-28页 |
2.3 场所精神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28-31页 |
2.3.1 场所 | 第28页 |
2.3.2 场所精神 | 第28-30页 |
2.3.3 场所精神的建立 | 第30-31页 |
2.4 城市住区立体绿化空间场所精神的研究总述 | 第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场所精神”的环境空间研究 | 第32-49页 |
3.1 环境布局要素研究 | 第32-36页 |
3.1.1 住区环境 | 第32-34页 |
3.1.2 布局形式 | 第34-36页 |
3.2 空间构成要素研究 | 第36-42页 |
3.2.1 围合与界面 | 第37-38页 |
3.2.2 色彩与观赏 | 第38-40页 |
3.2.3 细部及绿化配置 | 第40-42页 |
3.3 场所形成要素研究 | 第42-46页 |
3.3.1 中心与节点 | 第42-43页 |
3.3.2 方向与路径 | 第43-45页 |
3.3.3 区域与领域 | 第45-46页 |
3.4 场所属性特征的总结 | 第46-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场所精神”的居民参与调查及分析 | 第49-64页 |
4.1 城市住区居民的属性探讨 | 第49-53页 |
4.1.1 调研对象与内容 | 第49-50页 |
4.1.2 居民参与的行为活动分类 | 第50-53页 |
4.1.3 调研过程综述 | 第53页 |
4.2 关于居民对立体绿化空间体验层面的调查分析 | 第53-58页 |
4.2.1 空间环境色彩的调查与分析 | 第53-55页 |
4.2.2 空间层次的调查与分析 | 第55-56页 |
4.2.3 空间氛围的调查与分析 | 第56-58页 |
4.3 关于居民对立体绿化空间认知层面的调查分析 | 第58-61页 |
4.3.1 需求动机与使用效率的分析 | 第58-59页 |
4.3.2 多样性与活力分析 | 第59-60页 |
4.3.3 集体活动与公众参与分析 | 第60-61页 |
4.4 调查结果的汇总分析 | 第61-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AHP法对场所精神建立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4-85页 |
5.1 AHP法在本案例中的研究运用 | 第64-67页 |
5.1.1 研究流程的概述 | 第64-65页 |
5.1.2 最高目的与备选方案的确定 | 第65页 |
5.1.3 中间层与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65-67页 |
5.2 AHP法在本案例中的计算过程及释义 | 第67-71页 |
5.2.1 计算与分析过程解析 | 第67-69页 |
5.2.2 分析中的一致性检查 | 第69页 |
5.2.3 矩阵的灵敏度分析 | 第69-71页 |
5.3 AHP法在本案例中的计算结果统计及分析 | 第71-83页 |
5.3.1 各层权重的计算结果 | 第71-72页 |
5.3.2 各中间层权重的计算结果 | 第72-75页 |
5.3.3 计算结果的分析汇总 | 第75-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5-92页 |
6.1 各章节概括与总结 | 第85-86页 |
6.2 针对城市住区立体绿化空间场所精神的改进建议 | 第86-90页 |
6.2.1 针对入户花园的改进建议 | 第86-88页 |
6.2.2 针对空中花园的改进建议 | 第88-89页 |
6.2.3 针对屋顶花园的改进建议 | 第89-90页 |
6.3 今后课题的深入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附录1: 空间体验与认知调查表 | 第94-96页 |
附录2: AHP分析与计算的过程简介 | 第96-97页 |
附录3: 城市住区立体绿化空间场所精神的建立的调查问卷 | 第97-99页 |
附录4: 城市住区立体绿化空间场所精神的建立问卷调查结果矩阵表 | 第99-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