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居住区室外声环境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居住区噪声问题严重 | 第11页 |
1.1.2 高层居住建筑成为主流 | 第11-12页 |
1.1.3 高层居住区噪声问题缺乏关注 | 第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3.1 居住区声环境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噪声图应用现状 | 第15页 |
1.3.3 居住区形态与声环境关系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4 声景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5 国内外研究综述分析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20页 |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第2章 高层居住区室外声环境现状调研 | 第21-46页 |
2.1 调研方法 | 第21-26页 |
2.1.1 调研地点 | 第21-22页 |
2.1.2 问卷设计 | 第22-24页 |
2.1.3 客观测量 | 第24-26页 |
2.2 实测结果统计分析 | 第26-28页 |
2.2.1 声源类型 | 第26页 |
2.2.2 样本居住区声压级水平 | 第26-28页 |
2.3 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 第28-40页 |
2.3.1 受访者样本特征 | 第28-31页 |
2.3.2 声环境现状的主观评价 | 第31-34页 |
2.3.3 声环境评价的影响因素 | 第34-40页 |
2.4 典型道路交通信息统计分析 | 第40-44页 |
2.4.1 道路断面形式 | 第40-42页 |
2.4.2 道路车流信息 | 第42-4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3章 高层居住区室外声环境模拟分析 | 第46-73页 |
3.1 模拟条件的设定 | 第46-48页 |
3.1.1 高层居住区布局模式分类 | 第46-47页 |
3.1.2 Cadna/A模拟软件的应用 | 第47-48页 |
3.2 声环境影响因素提炼 | 第48-51页 |
3.3 交通噪声影响分析 | 第51-53页 |
3.3.1 道路等级的影响 | 第51-52页 |
3.3.2 道路位置的影响 | 第52-53页 |
3.4 平面布局影响分析 | 第53-65页 |
3.4.1 研究模型与评价内容 | 第53-54页 |
3.4.2 交通噪声很弱时平面布局对噪声分布影响 | 第54-58页 |
3.4.3 交通噪声较弱时平面布局对噪声分布影响 | 第58-60页 |
3.4.4 交通噪声较强时平面布局对噪声分布影响 | 第60-62页 |
3.4.5 交通噪声很强时平面布局对噪声分布影响 | 第62-65页 |
3.5 空间形态影响分析 | 第65-70页 |
3.5.1 建筑高度 | 第65-66页 |
3.5.2 建筑密度 | 第66-68页 |
3.5.3 围合度 | 第68-70页 |
3.6 沿街界面形态影响分析 | 第70-7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4章 高层居住区室外声环境优化策略 | 第73-86页 |
4.1 平面布局优化 | 第73-75页 |
4.1.1 平面布局 | 第73-75页 |
4.1.2 建筑间距 | 第75页 |
4.2 空间形态优化 | 第75-76页 |
4.2.1 建筑密度 | 第75页 |
4.2.2 围合度 | 第75-76页 |
4.3 沿街界面优化 | 第76-79页 |
4.3.1 底层配套建筑 | 第76-78页 |
4.3.2 临街绿化 | 第78-79页 |
4.3.3 沿街退距 | 第79页 |
4.4 声源控制与规划优化 | 第79-82页 |
4.4.1 外部噪声控制 | 第79-80页 |
4.4.2 内部噪声控制 | 第80-82页 |
4.5 声景设计优化 | 第82-85页 |
4.5.1 自然声景营造 | 第82-84页 |
4.5.2 人工声景营造 | 第84-8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附录1 高层居住区声环境调查问卷 | 第92-95页 |
附录2 高层居住区噪声值统计表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