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密钥SOC芯片USB1.1控制器设计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9页 |
| 1.4 论文结构 | 第9-11页 |
| 第二章 USB1.1 协议概述 | 第11-27页 |
| 2.1 USB 体系结构 | 第11-13页 |
| 2.1.1 USB 物理结构 | 第11-12页 |
| 2.1.2 USB 系统层次对应关系 | 第12-13页 |
| 2.2 USB 系统的设备枚举 | 第13-16页 |
| 2.2.1 USB 设备的状态 | 第13-15页 |
| 2.2.2 USB 设备的枚举过程 | 第15-16页 |
| 2.3 USB 协议层 | 第16-25页 |
| 2.3.1 位定序 | 第16页 |
| 2.3.2 同步字段 | 第16-17页 |
| 2.3.3 数据的编码与解码 | 第17页 |
| 2.3.4 包标识符格式 | 第17-18页 |
| 2.3.5 循环冗余校验 | 第18-19页 |
| 2.3.6 USB 传输格式 | 第19-21页 |
| 2.3.7 USB 传输类型 | 第21-24页 |
| 2.3.8 Babble 和 LOA | 第24-25页 |
| 2.4 小结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USB 接口 IP 设计 | 第27-45页 |
| 3.1 跨时钟域处理(CDC) | 第27-28页 |
| 3.2 数字锁相环(DPLL)模块设计 | 第28-29页 |
| 3.3 串行接口引擎(SIE)模块设计 | 第29-35页 |
| 3.3.1 SIE_RX 接收模块设计 | 第29-33页 |
| 3.3.2 SIE_SYN 数据同步模块设计 | 第33页 |
| 3.3.3 SIE_TX 发送模块的设计 | 第33-35页 |
| 3.4 协议层(PL)模块设计 | 第35-38页 |
| 3.5 端点信息(EPI)模块设计 | 第38-39页 |
| 3.6 挂起/唤醒模块设计 | 第39-41页 |
| 3.7 接口模块(MLBI)设计 | 第41-43页 |
| 3.8 小结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USB 接口 IP 的仿真与验证 | 第45-61页 |
| 4.1 RTL 平台验证 | 第45-50页 |
| 4.1.1 数字锁相环模块验证 | 第45-46页 |
| 4.1.2 CRC 校验功能验证 | 第46-47页 |
| 4.1.3 标记包识别功能验证 | 第47页 |
| 4.1.4 握手包识别功能验证 | 第47-48页 |
| 4.1.5 挂起(Suspend)功能验证 | 第48-49页 |
| 4.1.6 数据存储或读取的功能验证 | 第49-50页 |
| 4.1.7 中断请求的功能仿真 | 第50页 |
| 4.2 USB 系统功能验证 | 第50-55页 |
| 4.2.1 RTL 级别系统功能验证 | 第51-54页 |
| 4.2.2 后提取功能仿真 | 第54-55页 |
| 4.3 芯片成测及 USB CV 测试 | 第55-59页 |
| 4.4 小结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1-65页 |
| 5.1 总结 | 第61-62页 |
| 5.2 USB 技术展望 | 第62-65页 |
| 致谢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