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引言 | 第10-13页 |
1.1. 白斑综合征(WSSV)简介 | 第10页 |
1.2. 硫氧还原蛋白Thiordoxin(TRX)简介与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肿瘤蛋白oncoprotein(OP)简介与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4. RNA干扰技术的简介与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5. NMR核磁共振光谱分析法简介与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 硫氧还原蛋白Thioredoxin (TRX)与WSSV的相互作用 | 第13-39页 |
2.1. TRX蛋白的原核表达 | 第13-21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3-14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14-18页 |
2.1.3. 实验结果 | 第18-21页 |
2.2. TRX与WSSV结构蛋白VP362 与TK的相互作用 | 第21-29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2.2.3. 实验结果 | 第24-29页 |
2.3. TRX对相关基因表达及WSSV感染的影响 | 第29-38页 |
2.3.1. 实验方法 | 第29-35页 |
2.3.2. 实验结果 | 第35-38页 |
2.4. 讨论 | 第38-39页 |
3. 凡纳滨对虾肿瘤蛋白oncoprotein(OP)与WSSV的相互作用 | 第39-57页 |
3.1. OP蛋白的原核表达 | 第39-43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3.1.3. 实验结果 | 第40-43页 |
3.2. OP与WSSV及VP28N、VP28C的相互作用 | 第43-46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3.2.3. 实验结果 | 第44-46页 |
3.3. OP在对虾体内的分布及中和试验 | 第46-56页 |
3.3.1. 实验方法 | 第46-50页 |
3.3.2. 实验结果 | 第50-56页 |
3.4. 讨论 | 第56-57页 |
4. ~1H核磁共振(NMR)光谱分析法分析感染WSSV的凡纳滨对虾的代谢情况的研究 | 第57-64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57页 |
4.1.1. 实验试剂 | 第57页 |
4.1.2. 实验用虾 | 第57页 |
4.1.3. 实验仪器 | 第57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4.2.1. WSSV的制备 | 第57页 |
4.2.2. WSSV感染凡纳滨对虾 | 第57-58页 |
4.2.3. ~1H核磁共振(NMR)光谱分析法分析感染WSSV的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腺组织 | 第58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58-63页 |
4.3.1. RT-PCR检测感染WSSV的凡纳滨对虾病毒增殖的结果 | 第58-59页 |
4.3.2. ~1H核磁共振(NMR)光谱分析法分析感染WSSV的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腺组织的结果 | 第59-60页 |
4.3.3. 多元分析 | 第60-63页 |
4.4. 讨论 | 第63-64页 |
5. WSSV感染对TRx、LvP38、CAT、POD四种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 | 第64-69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64页 |
5.1.1. 实验试剂 | 第64页 |
5.1.2. 实验用虾 | 第64页 |
5.1.3. 实验仪器 | 第64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64-65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65-67页 |
5.3.1. TRx、LvP38、CAT和POD四种基因在类淋巴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 第65-66页 |
5.3.2. TRx、LvP38、CAT和POD四种基因在鳃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 第66-67页 |
5.4. 讨论 | 第67-69页 |
6. 小结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