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3-19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第15-19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3.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 | 第21-35页 |
2.1 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21-28页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法的理论 | 第21-23页 |
2.1.2 西方发达国家的法治思想 | 第23-25页 |
2.1.3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思想 | 第25-27页 |
2.1.4 我党法制建设方面的理论成果 | 第27-28页 |
2.2 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实践基础 | 第28-32页 |
2.2.1 当今时代法治化发展趋势 | 第28-29页 |
2.2.2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 第29-30页 |
2.2.3 全面深化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 第30-32页 |
2.3 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第32-35页 |
2.3.1 初期形成阶段 | 第32-33页 |
2.3.2 继续发展阶段 | 第33-35页 |
第三章 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35-53页 |
3.1 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政治保证 | 第35-38页 |
3.1.1 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 第35-36页 |
3.1.2 坚持依法执政 | 第36页 |
3.1.3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 第36-37页 |
3.1.4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和依法办事能力 | 第37-38页 |
3.2 完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现实要求 | 第38-42页 |
3.2.1 完善立法体制 | 第38-39页 |
3.2.2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 第39-40页 |
3.2.3 深入推进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 | 第40-41页 |
3.2.4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 第41-42页 |
3.3 建设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 | 第42-46页 |
3.3.1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 第42-43页 |
3.3.2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 第43-44页 |
3.3.3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 第44-45页 |
3.3.4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 第45-46页 |
3.4 保证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保障 | 第46-49页 |
3.4.1 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 第46-47页 |
3.4.2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 第47页 |
3.4.3 推进严格司法 | 第47-48页 |
3.4.4 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 | 第48-49页 |
3.5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 第49-53页 |
3.5.1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 第49-50页 |
3.5.2 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 第50-51页 |
3.5.3 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 第51页 |
3.5.4 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 第51-53页 |
第四章 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的重要意义 | 第53-58页 |
4.1 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意义 | 第53-55页 |
4.1.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 第53页 |
4.1.2 升华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思想 | 第53-54页 |
4.1.3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 第54-55页 |
4.2 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55-58页 |
4.2.1 为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提供了行动指南 | 第55页 |
4.2.2 为中国法制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前提 | 第55-56页 |
4.2.3 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 | 第56-57页 |
4.2.4 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法制基础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