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新型杂原子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几何结构、光物理特性及电荷传输特性的理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专用术语注释表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前言第9-14页
        1.1.1 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第10-12页
        1.1.2 磷光主体材料第12-13页
        1.1.3 Phenalenyl类自由基第13-14页
    1.2 课题选择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量子化学基本原理第15-20页
    2.1 电子相关作用第16页
    2.2 密度泛函理论第16-18页
    2.3 电子激发态理论第18-20页
第三章 杂原子桥连苯并噻唑基作为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理论研究第20-39页
    3.1 引言第20-22页
    3.2 理论和计算方法第22-23页
        3.2.1 计算方法第22页
        3.2.2 内部重组能第22-2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3-38页
        3.3.1 分子结构优化第23-26页
        3.3.2 前线分子轨道第26-32页
        3.3.3 重组能第32-33页
        3.3.4 吸收光谱第33-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二苯基氧磷修饰三嗪主体材料的理论研究第39-48页
    4.1 引言第39-41页
    4.2 理论和计算方法第41-42页
        4.2.1 内部重组能第41页
        4.2.2 三线态激子组成比例第41-4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2-47页
        4.3.1 几何构型第42-44页
        4.3.2 前线分子轨道第44-45页
        4.3.3 三线态能级第45页
        4.3.4 电荷传输特性第45-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基于Phenalenyl自由基稳定性的理论研究第48-60页
    5.1 引言第48-51页
    5.2 理论和计算方法第51-52页
        5.2.1 键离解能BDE第51-52页
        5.2.2 相对稳定华能SE第52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2-59页
        5.3.1 分子和电子结构第52-56页
        5.3.2 基于键离解能BDE的计算第56-58页
        5.3.3 相对稳定化能SE的计算第58-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浮动窗口在线视频显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ZnTe纳米线的可控掺杂及其表面等离子体增强的光电探测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