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水土保持论文

基于点云DEM的元谋冲沟地形湿度指数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前言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冲沟地形表达与DEM建立第10-11页
        1.2.2 基于DEM的TWI研究第11-12页
        1.2.3 冲沟TWI与侵蚀的关系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论文结构第14-15页
第2章 研究方法第15-20页
    2.1 研究区及数据来源第15-17页
        2.1.1 研究区第15页
        2.1.2 数据来源第15-17页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7-20页
        2.2.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2.2.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2.2.3 软件环境第19-20页
第3章 三种径流算法下提取冲沟TWI及其差异性第20-29页
    3.1 D8算法下提取冲沟TWI的原理与步骤第21-22页
    3.2 D∞算法提取冲沟TWI的原理与步骤第22-23页
    3.3 SAGA算法提取冲沟TWI的原理与步骤第23页
    3.4 不同流向算法之间的比较第23-28页
    3.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冲沟TWI的尺度变化分析研究第29-41页
    4.1 冲沟点云DEM地形特征分析第29-31页
    4.2 冲沟坡度的尺度变化分析第31-34页
        4.2.1 冲沟平均坡度分析第31-32页
        4.2.2 冲沟坡谱分析第32-34页
    4.3 冲沟SCA尺度变化分析第34-38页
    4.4 冲沟TWI的尺度变化分析第38-40页
    4.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不同发育阶段冲沟的TWI分析研究第41-47页
    5.1 冲沟TWI与坡度坡向的关系第41-43页
        5.1.1 冲沟TWI与坡度的关系第41-42页
        5.1.2 冲沟TWI与坡向的关系第42-43页
    5.2 TWI层与等高线套合观察分析第43-44页
    5.3 TWI与地形特征线的关系第44-45页
        5.3.1 TWI值与沟沿线的关系第44页
        5.3.2 TWI值与沟谷线的关系第44-45页
    5.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7-50页
    6.1 结论第47-48页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致谢第55-58页
发表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EM的元谋冲沟坡度算法及其对土壤侵蚀模拟的影响
下一篇:典型紫色土坡耕地不同施肥处理径流的氮素流失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