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峡谷型水库塌岸安全性研究及防治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1.2.1 库区边坡安全性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2 库区边坡防治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库区边坡安全性研究及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库岸坍塌的因素和模式 | 第24-32页 |
2.1 库岸坍塌的因素 | 第24-26页 |
2.2 库岸坍塌的模式 | 第26-27页 |
2.3 研究区域地质条件 | 第27-32页 |
2.3.1 工程地质条件 | 第27-30页 |
2.3.2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0页 |
2.3.3 确定计算简图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库区边坡塌岸预测研究 | 第32-46页 |
3.1 卡丘金法 | 第32-34页 |
3.2 卓洛塔寥夫法 | 第34-36页 |
3.3 三段法 | 第36-38页 |
3.4 Geoslope法最终塌岸范围预测 | 第38-44页 |
3.5 四种塌岸预测方法的对比验证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库区边坡安全性研究 | 第46-68页 |
4.1 库区边坡渗流特性研究 | 第46-54页 |
4.1.1 非饱和土的渗透系数 | 第46-48页 |
4.1.2 土水特征曲线 | 第48页 |
4.1.3 二维饱和-非饱和渗流控制方程 | 第48-50页 |
4.1.4 渗流模型说明 | 第50-52页 |
4.1.5 渗流特性分析 | 第52-54页 |
4.2 库区边坡稳定性研究 | 第54-58页 |
4.2.1 非饱和土极限平衡法 | 第54-55页 |
4.2.2 稳定性分析 | 第55-57页 |
4.2.3 水位下降速率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 库区边坡抗震性研究 | 第58-68页 |
4.3.1 动力有限元法 | 第58-59页 |
4.3.2 地震模型说明 | 第59-61页 |
4.3.3 抗震性分析 | 第61-68页 |
第五章 库区边坡防护技术研究 | 第68-86页 |
5.1 表面防护技术 | 第68-78页 |
5.1.1 圬工防护 | 第68-73页 |
5.1.2 石笼防护 | 第73-74页 |
5.1.3 土工合成材料防护 | 第74-75页 |
5.1.4 地表排水 | 第75页 |
5.1.5 生态工程防护 | 第75-78页 |
5.2 失稳防护技术 | 第78-83页 |
5.2.1 坡率法 | 第79页 |
5.2.2 减重与反压 | 第79页 |
5.2.3 抗滑桩防护 | 第79-80页 |
5.2.4 挡土墙防护 | 第80-82页 |
5.2.5 锚杆与锚索 | 第82-83页 |
5.2.6 地下排水 | 第83页 |
5.3 不同塌岸模式防护建议 | 第83-84页 |
5.4 适用于金安桥库区边坡的防护措施 | 第84-8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6-8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86-87页 |
6.2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附录-研究生期间参加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