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第1章 社会转型与多元语境:中国新纪录运动的发生崛起 | 第9-18页 |
| ·新纪录运动的诞生背景 | 第9-12页 |
| ·彼岸回归:文化转型时期的艺术症候 | 第9-10页 |
| ·不破不立:对传统专题片模式的反叛 | 第10-12页 |
| ·新纪录运动的形成发展 | 第12-14页 |
| ·新纪录运动的理论界定 | 第12-13页 |
| ·新纪录运动的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 ·多元共构的文化时空与纪录片的主要文化形态 | 第14-18页 |
| ·主导文化形态纪录片 | 第14-15页 |
| ·精英文化形态纪录片 | 第15-16页 |
| ·大众文化形态纪录片 | 第16-18页 |
| 第2章 精英立场与独立姿态:精英文化形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 第18-28页 |
| ·精英文化内涵与新纪录片的价值意义 | 第18-19页 |
| ·精英文化形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 第19-28页 |
| ·立场视阂的转向 | 第19-22页 |
| ·纪实美学的回归 | 第22-25页 |
| ·个人视角的呈现 | 第25-28页 |
| 第3章 大众品性与平民情怀:大众文化形态纪录片的创作特征 | 第28-36页 |
| ·大众文化品性与新纪录片的发展方向 | 第28-30页 |
| ·大众形态纪录片的创作特征 | 第30-36页 |
| ·创作选题主流化 | 第30-31页 |
| ·叙述视角平民化 | 第31-33页 |
| ·表现手法创新化 | 第33-36页 |
| 第4章 "天鹅之死"与影像革命:新纪录运动的时代走向 | 第36-46页 |
| ·天鹅之死:新纪录片电视栏目化生存的时代困境 | 第36-39页 |
| ·社会语境与文化语境之思 | 第36-38页 |
| ·创作观念与制作模式之思 | 第38-39页 |
| ·DV影像:新纪录运动在数字时代的深化发展 | 第39-46页 |
| ·对底层社会和边缘群体的关注 | 第41-43页 |
| ·对私人领域与公共空间的开拓 | 第43-46页 |
| 结语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附录:中国新纪录片代表作品重点参考片目 | 第51-5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