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在中国屏风上》的在华西方人形象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引言第12-2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二、国内外整体研究现状综述第13-21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6-21页
    三、《在中国屏风上》国内专题研究第21-23页
    四、本文创新点及研究思路第23-25页
第一章 主体眼光下的在华西方人形象第25-39页
    第一节 暗含读者形象:“你”第25-29页
        一、非聚焦型视角第25-27页
        二、声“东”及“西”的目的性第27-29页
    第二节 叙述者形象:“我”第29-34页
        一、参与故事:同叙述者第29-32页
        二、外在于故事:异叙述者第32-34页
    第三节 被观察的洋人形象——“他”第34-39页
        一、在华英人形象第34-35页
        二、在华非英洋人形象第35-39页
第二章 在华西方人职业群像第39-49页
    第一节 掘金者形象第39-42页
        一、名利双收:洋行经理第39-41页
        二、潦倒困顿:创业失败者第41-42页
    第二节 “救世者”形象第42-46页
        一、上帝的背离:基督传教士第43-45页
        二、医道的没落:传教士医生第45-46页
    第三节 官员形象第46-49页
        一、奢靡做作:外交官群像第46-47页
        二、强权暴用:海关专员、领事第47-49页
第三章 在华西方人文化心理困境第49-60页
    第一节 逃避:“不想再回去”第49-52页
        一、视而不见的文化漠视第49-51页
        二、保守固执的自闭心理第51-52页
    第二节 敌对:“永远不要安息在那”第52-55页
        一、粗暴的文化改造第52-53页
        二、逃离的反抗心理第53-55页
    第三节 矛盾纠结:“我没有地方可去”第55-60页
        一、盲目乐观的文化联结第55-57页
        二、双向疏离感第57-60页
第四章 在华西方人形象塑造的成因第60-71页
    第一节 中西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征第60-63页
        一、难以融入的中国“异托邦”第60-62页
        二、英帝国霸权衰落及一战后精神危机第62-63页
    第二节 英国民族性格的建构与批判第63-66页
        一、英国人的绅士精神与幽默第64-65页
        二、英国人的保守冷漠与傲慢第65-66页
    第三节 毛姆矛盾的文化心态第66-71页
        一、人道主义情怀第67-68页
        二、殖民主义视角第68-71页
结语第71-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李奎报的论说类散文研究
下一篇:壶井荣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儿童形象--以《装苹果的袋子》《有柿子树的人家》《没有母亲的孩子及没有孩子的母亲》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