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理论论文--建筑史论文--中国建筑史论文

闽南沿海地区传统建筑油漆彩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12-32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第14-21页
        1.3.1 研究对象第14-20页
        1.3.2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 研究现状第21-27页
        1.4.1 木构架彩绘研究第21-26页
        1.4.2 灰塑彩绘研究第26-27页
    1.5 研究目标及方法第27-29页
        1.5.1 研究目标第27页
        1.5.2 研究方法第27-29页
    1.6 论文框架第29-30页
    1.7 收获与未尽事宜第30-32页
        1.7.1 收获第30页
        1.7.2 未尽事宜第30-32页
第2章 木构架油漆彩绘的类型第32-96页
    2.1 桷枝第33-38页
    2.2 脊圆第38-48页
        2.2.1 包袱彩绘第39-43页
        2.2.2 龙凤彩绘第43-44页
        2.2.3 相结合形式彩绘第44-48页
    2.3 灯梁第48-52页
    2.4 通梁第52-69页
        2.4.1 大通、二通第52-61页
        2.4.2 三通第61-66页
        2.4.3 步通第66-69页
    2.5 通巾、圆光第69-74页
        2.5.1 通巾第70-72页
        2.5.2 圆光第72-74页
    2.6 束木、束巾、束尾、束草第74-81页
        2.6.1 束木、束巾第74-79页
        2.6.2 束尾、束草第79-81页
    2.7 大楣、枋第81-83页
        2.7.1 大楣第81-82页
        2.7.2 枋第82-83页
    2.8 瓜筒、狮座、柱、皮箍第83-87页
        2.8.1 瓜筒第83-85页
        2.8.2 狮座第85页
        2.8.3 柱第85-86页
        2.8.4 皮箍第86-87页
    2.9 散体、匾座第87-90页
        2.9.1 散体第87-89页
        2.9.2 匾座第89-90页
    2.10 斗栱第90-94页
    2.11 小结第94-96页
第3章 灰塑彩绘的类型第96-136页
    3.1 水车堵第97-109页
        3.1.1 不分段第98-100页
        3.1.2 分段第100-109页
    3.2 水车出景、墀头第109-112页
        3.2.1 上部、下部彩绘第109-110页
        3.2.2 中部彩绘第110-112页
    3.3 灰塑封檐板第112-114页
    3.4 运路第114-121页
        3.4.1 运路类型第114-116页
        3.4.2 彩绘类型第116-121页
    3.5 牌楼面第121-123页
    3.6 对看堵第123-126页
    3.7 窗檐第126-129页
    3.8 墙面第129-131页
    3.9 屋脊第131-133页
    3.10 石雕彩绘第133-134页
    3.11 小节第134-136页
第4章 闽南沿海地区传统建筑彩绘装饰的题材第136-195页
    4.1 动物题材第136-153页
        4.1.1 瑞兽第136-142页
        4.1.2 走兽第142-145页
        4.1.3 鸟禽第145-149页
        4.1.4 鱼蟹第149-152页
        4.1.5 昆虫第152-153页
    4.2 植物题材第153-162页
        4.2.1 花卉第154-158页
        4.2.2 瓜果第158-160页
        4.2.3 树木第160-161页
        4.2.4 卷草第161-162页
    4.3 人物题材第162-175页
        4.3.1 神话传说第163-165页
        4.3.2 人物典故第165-168页
        4.3.3 老者幼童第168-169页
        4.3.4 才子佳人第169-173页
        4.3.5 其他第173-175页
    4.4 山水题材第175-177页
        4.4.1 山水田园第175-176页
        4.4.2 春游图第176-177页
        4.4.3 出海图第177页
    4.5 器物题材第177-182页
        4.5.1 八宝纹第178-179页
        4.5.2 博古纹第179-180页
        4.5.3 四艺第180页
        4.5.4 铜钱纹第180-181页
        4.5.5 如意纹第181页
        4.5.6 长命锁第181-182页
    4.6 几何纹样题材第182-187页
        4.6.1 回纹第182页
        4.6.2 盘长第182-183页
        4.6.3 方胜第183页
        4.6.4 万字纹第183-184页
        4.6.5 网格纹第184页
        4.6.6 三角纹第184-186页
        4.6.7 圆点纹第186页
        4.6.8 组合纹第186-187页
    4.7 其它纹样题材第187-193页
        4.7.1 木纹第187-188页
        4.7.2 水纹第188-189页
        4.7.3 火焰纹第189页
        4.7.4 云纹第189-191页
        4.7.5 河图洛书第191-192页
        4.7.6 八卦第192-193页
    4.8 小节第193-195页
第5章 闽南沿海地区传统建筑油漆彩绘的营造技艺第195-219页
    5.1 油漆工艺第195-211页
        5.1.1 大漆工艺第195-208页
        5.1.2 化工漆工艺第208-211页
    5.2 彩绘工艺第211-216页
        5.2.1 木构架彩绘工艺第211-214页
        5.2.2 灰塑彩绘工艺第214-216页
    5.3 贴金工艺第216-217页
        5.3.1 工具以及原料第216页
        5.3.2 施工工序第216-217页
    5.4 小节第217-219页
第6章 关于闽南沿海地区传统建筑油漆彩绘的若干问题第219-246页
    6.1 油漆彩绘的特点第219-221页
        6.1.1 木构架彩绘第219-220页
        6.1.2 灰塑彩绘第220-221页
    6.2 光线与用色的关系第221-225页
    6.3 八卦图与空间的关系第225-227页
        6.3.1 单落大厝第225页
        6.3.2 二落大厝第225-226页
        6.3.3 三落大厝第226-227页
    6.4 木构架彩绘、油饰与空间的关系第227-229页
    6.5 灰塑彩绘对抹灰的保护作用第229-230页
        6.5.1 彩绘对抹灰带的保护作用第229-230页
        6.5.2 不同颜色的保护效果第230页
    6.6 闽南木构架彩绘与清官式彩绘的对比第230-233页
    6.7 木构架彩绘的等级划分第233页
    6.8 彩绘的年代判定第233-237页
    6.9 彩绘所反映的古建筑形象第237-240页
    6.10 油漆彩绘工艺面临的困难第240-246页
        6.10.1 大漆工艺的消逝第240-241页
        6.10.2 彩绘工艺传承的困难第241-242页
        6.10.3 保护与修缮中存在的问题第242-246页
参考文献第246-250页
致谢第250-252页
附录第252-370页
    附录A 油漆彩绘官式术语与闽南术语对照表第252-256页
    附录B 油漆彩绘匠师访谈记录第256-262页
    附录C 彩绘图例第262-268页
    附录D1 泉州宫庙祠堂调研表第268-282页
    附录D2 厦门宫庙祠堂调研表第282-291页
    附录D3 漳州宫庙祠堂调研表第291-317页
    附录D4 泉州民居调研第317-328页
    附录D5 厦门民居调研表第328-346页
    附录D6 漳州民居调研表第346-360页
    附录D7 其他相关历史建筑普查调研表第360-370页
个人简历第370-371页

论文共3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间史料视角下的闽南近代侨乡村落建设研究
下一篇:河湟谷地史前聚落分布与耕地格局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