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公司销售业务内部控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4.1 国外文献检索及综述 | 第12-14页 |
1.4.2 国内文献检索及综述 | 第14-18页 |
1.5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内部控制的理论 | 第19-25页 |
2.1 内部控制定义 | 第19页 |
2.2 内部控制的要素 | 第19-22页 |
2.2.1 控制环境 | 第20页 |
2.2.2 风险评估 | 第20-21页 |
2.2.3 控制活动 | 第21页 |
2.2.4 信息与沟通 | 第21页 |
2.2.5 监督 | 第21-22页 |
2.3 销售业务内部控制概述 | 第22-25页 |
2.3.1 销售业务主要流程 | 第22-23页 |
2.3.2 销售业务各流程风险及内部控制 | 第23-25页 |
第3章 TR公司销售业务及其内控现状 | 第25-33页 |
3.1 TR公司基本概况 | 第25-26页 |
3.2 TR公司销售业务概况 | 第26-29页 |
3.2.1 销售业务组织结构 | 第26-27页 |
3.2.2 销售业务职能分配 | 第27-28页 |
3.2.3 销售业务基本流程 | 第28-29页 |
3.3 TR公司销售业务内控现状概况 | 第29-33页 |
3.3.1 控制环境方面 | 第29-31页 |
3.3.2 风险评估方面 | 第31页 |
3.3.3 控制活动方面 | 第31-32页 |
3.3.4 信息与沟通方面 | 第32页 |
3.3.5 监督方面 | 第32-33页 |
第4章 TR公司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33-42页 |
4.1 TR公司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 第33-37页 |
4.1.1 客户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4.1.2 销售合同订立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4.1.3 发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4.1.4 应收账款回款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4.2 TR公司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原因 | 第37-42页 |
4.2.1 控制环境有待改善 | 第37-38页 |
4.2.2 缺乏规范的销售合同管理 | 第38-39页 |
4.2.3 沟通与信息共享不畅 | 第39-40页 |
4.2.4 应收款项回款机制尚未建立 | 第40页 |
4.2.5 监督机制未健全 | 第40-42页 |
第5章 完善TR公司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对策 | 第42-51页 |
5.1 完善内部环境的控制 | 第42-44页 |
5.1.1 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氛围 | 第42-43页 |
5.1.2 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 第43-44页 |
5.2 规范销售合同管理 | 第44-45页 |
5.2.1 建立授权审批机制 | 第44页 |
5.2.2 建立销售合同的档案管理 | 第44-45页 |
5.2.3 建立销售合同管理考核制度 | 第45页 |
5.3 控制发货流程风险 | 第45-47页 |
5.3.1 控制发货前风险 | 第45-46页 |
5.3.2 控制发货中风险 | 第46页 |
5.3.3 控制发货后风险 | 第46-47页 |
5.4 增强部门沟通与信息共享 | 第47-48页 |
5.4.1 加强信息系统平台建设 | 第47页 |
5.4.2 建立报告不当行为的沟通渠道 | 第47-48页 |
5.5 健全应收账款管理机制 | 第48-49页 |
5.5.1 进行信用账期内的收款管理 | 第48页 |
5.5.2 举行应收账款工作例会 | 第48-49页 |
5.5.3 明确各部门逾期收款职责 | 第49页 |
5.5.4 法律诉讼 | 第49页 |
5.6 完善监督机制 | 第49-51页 |
5.6.1 强化内审部门的监督作用 | 第49-50页 |
5.6.2 树立全员监督意识 | 第50页 |
5.6.3 谨慎选择外审机构 | 第50-51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