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1-1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5-17页 |
第2章 综述 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诊疗进展 | 第17-32页 |
2.1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流行病学 | 第17-18页 |
2.2 颈部淋巴结分区 | 第18-20页 |
2.3 颈部淋巴结转移模式 | 第20-21页 |
2.4 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 | 第21-22页 |
2.5 DTC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 第22-26页 |
2.5.1 高频彩色超声 | 第22-23页 |
2.5.2 细针穿刺细胞学及洗脱液Tg检测 | 第23-24页 |
2.5.3 增强CT | 第24-25页 |
2.5.4 MRI | 第25页 |
2.5.5 PET-CT | 第25-26页 |
2.6 DTC淋巴结转移的治疗 | 第26-32页 |
2.6.1 外科手术 | 第26-27页 |
2.6.2 TSH抑制治疗 | 第27-28页 |
2.6.3 放射性碘治疗 | 第28-29页 |
2.6.4 体外放射治疗 | 第29页 |
2.6.5 分子靶向治疗 | 第29-32页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3.1 一般资料 | 第32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3.2.1 手术方法 | 第32-33页 |
3.2.2 术后治疗 | 第33页 |
3.3 统计学方法 | 第33-34页 |
第4章 结果 | 第34-41页 |
4.1 病例特点 | 第34-36页 |
4.2 跳跃性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 | 第36-37页 |
4.3 跳跃性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 第37-38页 |
4.4 跳跃性转移侧颈淋巴结分布情况 | 第38-39页 |
4.5 跳跃性转移原发肿瘤位置与侧颈淋巴结转移分布的关系 | 第39-41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1-45页 |
5.1 年龄与跳跃性转移的发生 | 第42-43页 |
5.2 肿瘤直径与跳跃性转移的发生 | 第43页 |
5.3 肿瘤位置与跳跃性转移的发生 | 第43-44页 |
5.4 跳跃性转移发生区域 | 第44-4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