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论文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英文缩略词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14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4-20页
    2.1 AD的BPSD发病率第14-15页
    2.2 AD的BPSD与认知障碍的关系第15页
    2.3 AD的BPSD的生物学基础第15-16页
        2.3.1 神经内分泌改变第15-16页
        2.3.2 神经结构改变第16页
    2.4 脑电图在BPSD方向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2.4.1 P300的定义、范式及意义第16-17页
        2.4.2 P300潜伏期的变化第17页
        2.4.3 P300波幅的变化第17页
        2.4.4 P300的临床应用第17-18页
    2.5 BPSD的治疗进展第18-20页
        2.5.1 BPSD的非药物治疗第18页
        2.5.2 BPSD的药物治疗第18-20页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第20-23页
    3.1 研究对象第20页
        3.1.1 入选标准第20页
        3.1.2 排除标准第20页
    3.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3.2.1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第20-21页
        3.2.2 神经心理学测试第21页
        3.2.3 事件相关电位P300评定第21页
    3.3 研究对象的分组第21-22页
    3.4 数据统计分析第22-23页
第4章 结果第23-32页
    4.1 患者一般资料第23-24页
        4.1.1 AD组患者一般资料第23页
        4.1.2 VaD组患者一般资料第23-24页
    4.2 AD患者不同痴呆程度BPSD的症状发生率比较第24页
    4.3 VaD患者不同痴呆程度BPSD的症状发生率比较第24-25页
    4.4 AD和VaD患者BPSD的各项症状发生率比较第25-26页
    4.5 相同痴呆程度AD和VaD患者BPSD总体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比较第26-27页
    4.6 相同痴呆程度AD和VaD患者BPSD各项症状严重程度比较第27-28页
    4.7 BPSD相关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第28-29页
    4.8 P300数据结果第29-32页
第5章 讨论第32-35页
第6章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1页
附录第41-46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九谷酵汁促神经分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