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1.1.1 脑卒中及重症脑卒中 | 第13页 |
1.1.2 集束化护理 | 第13-14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3 课题研究思路 | 第16-22页 |
1.3.1 风险因素分析 | 第16-19页 |
1.3.2 针对风险因素制定护理措施的方向 | 第19-22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24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4-36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4-25页 |
2.1.1 纳入标准 | 第24页 |
2.1.2 排除标准 | 第24-25页 |
2.1.3 分组方法 | 第25页 |
2.2 研究工具 | 第25-26页 |
2.2.1 量表 | 第25-26页 |
2.2.2 观察指标 | 第26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2.3.1 实施前准备 | 第26-27页 |
2.3.2 资料收集方法 | 第27-28页 |
2.4 研究流程 | 第28-29页 |
2.5 干预方法 | 第29-34页 |
2.5.1 对照组 | 第29页 |
2.5.2 实验组 | 第29-33页 |
2.5.3 评价指标 | 第33-34页 |
2.6 质量控制 | 第34-35页 |
2.6.1 预实验 | 第34页 |
2.6.2 人员管理 | 第34-35页 |
2.7 资料数据处理方法及统计学分析 | 第35-36页 |
第3章 结果 | 第36-41页 |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比较 | 第36-37页 |
3.2 两组患者入院时、留观后4小时及8小时的体温情况比较 | 第37页 |
3.3 两组患者入院时、留观后4小时及8小时的血糖情况比较 | 第37页 |
3.4 两组患者入院时、留观后4小时及8小时的血氧饱和度情况比较 | 第37-38页 |
3.5 实验组干预前、干预后体温、血糖、血氧饱和度情况比较 | 第38页 |
3.6 两组患者在明确转归前或者入院24小时后短期预后不良发生率的比较 | 第38-39页 |
3.7 两组患者入院期间各项高危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比较 | 第39页 |
3.8 集束化护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患者安全态度得分比较。 | 第39-41页 |
第4章 讨论 | 第41-48页 |
4.1 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体温、血糖、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分析 | 第41-42页 |
4.2 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短期预后不良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 第42-43页 |
4.3 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高危风险事件发生例数的影响分析 | 第43-45页 |
4.4 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前后急诊护士安全态度得分情况比较分析 | 第45-46页 |
4.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46-48页 |
4.5.1 创新之处 | 第46-47页 |
4.5.2 不足之处 | 第47-4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附录 | 第54-59页 |
附录1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strokescale,NIHSS) | 第54-55页 |
附录2 格拉斯哥评分表(GCS) | 第55-56页 |
附录3 安全态度调查问卷 | 第56-58页 |
附录4 重症脑卒中患者资料调查表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