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2-18页 |
一、研究缘起及现状 | 第12-14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2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三、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第15-16页 |
(一)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一) 移动学习的概念 | 第16页 |
(二) 教育APP的概念 | 第16-17页 |
(三) 学习通APP的概念 | 第17页 |
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移动教育APP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第18-28页 |
第一节 教育APP与初中语文教学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页 |
二、非正式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三、活动教学理论 | 第19页 |
第二节 与初中语文教学相关的移动教育APP分类及特点 | 第19-21页 |
一、网校视频类 | 第19-20页 |
二、实时辅导类 | 第20页 |
三、作业答疑类 | 第20-21页 |
四、题库训练类 | 第21页 |
第三节 移动教育APP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的调查研究 | 第21-24页 |
一、移动教育APP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相关因素的调查 | 第21-22页 |
二、移动教育APP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调查结果及访谈分析 | 第22-24页 |
第四节 移动教育APP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价值研究 | 第24-28页 |
一、移动教育APP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第24-25页 |
二、移动教育APP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 第25-28页 |
第二章 学习通APP与初中语文教学相融合的特质 | 第28-38页 |
第一节 浩如烟海的移动阅读系统 | 第29-32页 |
一、资源导向的移动阅读 | 第30-31页 |
二、技术导向的智慧阅读 | 第31-32页 |
第二节 臻于完备的移动学习系统 | 第32-36页 |
一、移动课堂互动系统 | 第32-34页 |
二、移动修学分系统 | 第34-36页 |
第三节 自由灵活的移动社交系统 | 第36-38页 |
一、小组广场 | 第36页 |
二、在线笔记 | 第36页 |
三、朋友圈动态更新 | 第36页 |
四、花瓣式成长记录 | 第36-37页 |
五、通讯录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学习通APP如何有效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 | 第38-57页 |
第一节 基于学习通APP的初中语文教学原则 | 第38-39页 |
一、坚持语文课程学习的自主性 | 第38页 |
二、坚持教师在语文课堂的主导性 | 第38-39页 |
三、把握语文课程内容的人文性 | 第39页 |
四、注重语文课程实施的实践性 | 第39页 |
第二节 以学习通APP为辅助的初中语文教学流程 | 第39-42页 |
一、辅助规划课程 | 第40-41页 |
二、创建教学大纲 | 第41页 |
三、上传教学内容 | 第41-42页 |
四、在线实时答疑 | 第42页 |
五、改进课堂教学 | 第42页 |
第三节 基于学习通APP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 第42-47页 |
一、识字写字教学策略 | 第43-44页 |
二、移动阅读教学策略 | 第44-45页 |
三、移动写作教学策略 | 第45-46页 |
四、综合性学习策略 | 第46-47页 |
第四节 基于学习通APP的初中语文教学案例举隅 | 第47-57页 |
一、《雨的四季》阅读教学 | 第47-54页 |
二、《肩膀》写作教学 | 第54-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