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真空电子学(电子物理学)论文--凝聚态物理学论文

硅油基底表面铁原子凝聚体的生长机理及其微观结构研究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目次第12-14页
1 绪论第14-56页
    1.1 薄膜-超薄膜-纳米系统的研究历史第14-23页
    1.2 生长在固相基底表面的纳米系统的研究现状第23-48页
        1.2.1 纳米系统的生长及其微观结构研究第23-29页
        1.2.2 纳米系统的微观结构表征第29-34页
        1.2.3 动力学标度行为第34-44页
        1.2.4 纳米材料的应用第44-48页
    1.3 采用液相基底制备金属纳米系统的研究现状第48-53页
        1.3.1 液相基底基本特性第49-50页
        1.3.2 液相基底上生长的各种金属纳米系统第50-53页
        1.3.3 金属纳米系统塌缩现象第53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53-56页
2 硅油表面铁原子凝聚体的制备、形貌及自组装排列第56-64页
    2.1 引言第56-57页
    2.2 实验方法第57-59页
    2.3 分枝状铁原子凝聚体的形貌及自组装排列特点第59-62页
    2.4 纳米颗粒的生长模式第62-63页
    2.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3 铁原子纳米颗粒的微观结构及演化第64-76页
    3.1 引言第64-65页
    3.2 铁原子纳米颗粒中原子蠕动和三维塌缩现象第65-73页
        3.2.1 纵向与横向塌缩现象第70-72页
        3.2.2 铁原子纳米颗粒结构稳定性分析第72-73页
    3.3 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铁原子纳米颗粒的微结构第73-74页
    3.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4 沉积在硅油表面铁原子凝聚体的动力学标度行为第76-88页
    4.1 引言第76-77页
    4.2 铁原子凝聚体的表面结构第77-79页
    4.3 铁原子凝聚体的表面粗糙机制研究第79-85页
    4.4 从二维向三维生长过渡——铁原子凝聚体的生长模式第85-86页
    4.5 本章小结第86-88页
5 结论与展望第88-90页
    5.1 本文的研究总结第88-89页
    5.2 研究中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102页
附录第102-106页
    附录A 硅油的物化性质第102-104页
    附录B 铁元素基本物理参数第104-10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06-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切口内科胸腔镜下经前纵隔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
下一篇:尿毒症高转化骨病大鼠BM-MSC培养鉴定及增殖分化的信号转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