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第1章 绪论第7-17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2 研究意义第8页
        1.2.1 理论意义第8页
        1.2.2 实践意义第8页
    1.3 概念界定第8-10页
        1.3.1 大学排行第8-10页
        1.3.2 指标体系第10页
        1.3.3 权重第10页
    1.4 文献综述第10-15页
        1.4.1 关于国外大学排行榜的研究第10-12页
        1.4.2 关于国内大学排行榜的研究第12-15页
    1.5 研究设计第15-17页
        1.5.1 研究对象第15页
        1.5.2 研究问题第15-16页
        1.5.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2章 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的演变与特点第17-26页
    2.1 武书连榜指标体系的演变与特点第17-20页
        2.1.1 武书连榜指标体系的演变历程第17-19页
        2.1.2 武书连榜指标体系的演变特点第19-20页
    2.2 校友会榜指标体系的演变与特点第20-23页
        2.2.1 校友会榜指标体系的演变历程第20-22页
        2.2.2 校友会榜指标体系的演变特点第22-23页
    2.3 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演变与特点第23-26页
        2.3.1 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演变历程第23-24页
        2.3.2 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演变特点第24-26页
第3章 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第26-37页
    3.1 指标体系设置理念的比较第26-28页
        3.1.1 武书连榜指标体系的设置理念第26-27页
        3.1.2 校友会榜指标体系的设置理念第27页
        3.1.3 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设置理念第27-28页
    3.2 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第28-30页
        3.2.1 目的性原则第28-29页
        3.2.2 稳定性原则第29-30页
    3.3 指标体系的结构第30-32页
        3.3.1 结构形式第30页
        3.3.2 共有指标第30-32页
    3.4 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第32-37页
        3.4.1 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第32-34页
        3.4.2 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第34-35页
        3.4.3 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第35-37页
第4章 案例分析第37-43页
    4.1 三大排行榜排序的相关性分析第37-38页
    4.2 上海市部分高校整体排行情况第38-40页
        4.2.1 数据分析第38-39页
        4.2.2 原因分析第39-40页
    4.3 上海S大学近三年的排名情况第40-43页
        4.3.1 数据分析第41页
        4.3.2 原因分析第41-43页
第5章 总结与讨论第43-48页
    5.1 总结第43-44页
        5.1.1 三大排行榜指标体系的特点第43页
        5.1.2 三大排行榜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第43-44页
    5.2 讨论第44-48页
        5.2.1 国际排名的启示第44-47页
        5.2.2 各利益相关者应有的态度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附录A 国内排行榜指标体系具体内容的分析第51-53页
附录B 406所大学名单第53-56页
附录C 国际排名指标体系具体内容的分析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文化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下一篇:在STSE情境下物理探究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