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总论 | 第9-21页 |
1.1 前言 | 第9页 |
1.2 研究历史 | 第9-13页 |
1.2.1 研究概况 | 第9-13页 |
1.3 研究材料和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材料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4 构建数据库 | 第15-18页 |
1.5 主要分类特征和术语 | 第18-21页 |
第2章 各论 | 第21-47页 |
2.1 皱背突眼隐翅虫种组Stenusrugosipennisgroup | 第21-33页 |
2.1.1 皱背突眼隐翅虫种组概述及特征 | 第21页 |
2.1.2 中国皱背突眼隐翅虫种组分种检索表 | 第21-22页 |
2.1.3 物种描述 | 第22-33页 |
(1)黑皱突眼隐翅虫StenusrugosivestisPuthz, | 第22页 |
(2)刺腹突眼隐翅虫StenuscalcariventrisPuthz, | 第22-24页 |
(3)拟皱突眼隐翅虫StenusruginosipennisPuthz, | 第24页 |
(4)粗皱突眼隐翅虫StenusruidirugulosusZhao&Zhou, | 第24-26页 |
(5)宽皱突眼隐翅虫StenusruginositogatusPuthz, | 第26-27页 |
(6)沟皱突眼隐翅虫StenusrugosivestitusPuthz, | 第27-28页 |
(7)褐皱突眼隐翅虫Stenus.rugatipennisPuthz, | 第28-29页 |
(8)刘氏突眼隐翅虫Stenusliushengnanaesp.n | 第29-30页 |
(9)武夷山突眼隐翅虫,StenuswuyimontiumPuthz, | 第30-32页 |
(10)汤氏突眼隐翅虫StenustangliangiPuthz, | 第32-33页 |
2.2 闪蓝眼突眼隐翅虫种组Stenusviridanusgroup | 第33-41页 |
2.2.1 闪蓝突眼隐翅虫种组概述及特征 | 第33页 |
2.2.2 中国蓝眼隐翅虫种组分种检索表 | 第33-34页 |
2.2.3 物种描述 | 第34-41页 |
(1)刘烨突眼隐翅虫StenusliuyeiGao&Tang, | 第34-35页 |
(2)蓝腹突眼隐翅虫StenuscyanogasterRougemont, | 第35-36页 |
(3)闪蓝突眼隐翅虫StenusviridanusChampion, | 第36-39页 |
(4)大蓝突眼隐翅虫StenusviridivestisPuthz, | 第39-40页 |
(5)拟蓝突眼隐翅虫StenusviridicansPuthz, | 第40页 |
(6)潘氏突眼隐翅虫StenuspanyuhongaeGao&Tang, | 第40-41页 |
2.3 岩突眼隐翅虫种组 | 第41-47页 |
2.3.1 岩突眼隐翅虫种组概述及特征 | 第41-42页 |
2.3.2 中国岩突眼隐翅虫种组分种检索表 | 第42页 |
2.3.3 物种描述 | 第42-47页 |
(1)岩突眼隐翅虫StenusscopulusZheng, | 第42-44页 |
(2)涡背突眼隐翅虫StenusvorticipennisFeldmann, | 第44-45页 |
(3)变茎突眼隐翅虫StenusvariunguisFeldmann,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一 皱背突眼隐翅虫及其近缘种组世界名录 | 第50-52页 |
附录二 整体图与局部特征图图版 | 第52-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