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2-14页 |
1.1.1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1.1.2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1.1.3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6-17页 |
1.3.1 教育公平理论 | 第16页 |
1.3.2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6-17页 |
1.3.3 学前教育补偿功能理论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1 内容的构成要素 | 第17-18页 |
1.4.2 要素的逻辑关系 | 第18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成都市政府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价值 | 第20-29页 |
2.1 我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历程和趋势 | 第20-25页 |
2.1.1 我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20页 |
2.1.2 我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发展现状 | 第20-24页 |
2.1.3 我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2.2 我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惑 | 第25-26页 |
2.2.1 供需矛盾尚需解决 | 第25页 |
2.2.2 区域不均亟待改进 | 第25-26页 |
2.2.3 阶层差异不容忽视 | 第26页 |
2.3 成都市政府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典型意义 | 第26-29页 |
2.3.1 改善供需,突出了实效性 | 第26-27页 |
2.3.2 区域统筹,彰显了先进性 | 第27页 |
2.3.3 促进公平,体现了针对性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成都市政府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案例描述 | 第29-42页 |
3.1 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 | 第29-32页 |
3.1.1 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性 | 第29-30页 |
3.1.2 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 第30-31页 |
3.1.3 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基础 | 第31-32页 |
3.2 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历程 | 第32-36页 |
3.2.1 决策阶段 | 第32-33页 |
3.2.2 实施阶段 | 第33-36页 |
3.3 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 | 第36-38页 |
3.3.1 扩大总量,推进供需均衡 | 第36-37页 |
3.3.2 统筹发展,推进区域均衡 | 第37-38页 |
3.3.3 促进公平,推进阶层均衡 | 第38页 |
3.4 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成效 | 第38-42页 |
3.4.1 供需矛盾得到有力解决 | 第38-40页 |
3.4.2 教育公平得到大力促进 | 第40页 |
3.4.3 教育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成都市政府推进学前教育“供需均衡”的分析 | 第42-50页 |
4.1 “供需均衡”是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 第42-46页 |
4.1.1 发展公办公益幼儿园,确保办园主力 | 第42-43页 |
4.1.2 扶持民办普惠幼儿园,拓宽办园渠道 | 第43-45页 |
4.1.3 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满足不同需求 | 第45-46页 |
4.2 “供需均衡”成为关键的因素分析 | 第46-48页 |
4.2.1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46页 |
4.2.2 注重了供需平衡的原则 | 第46-47页 |
4.2.3 确立了政府主导的原则 | 第47-48页 |
4.3 推进“供需均衡”的经验 | 第48-50页 |
4.3.1 强化了以公为主 | 第48页 |
4.3.2 实现了多方并举 | 第48-49页 |
4.3.3 补充了政府购买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成都市政府推进学前教育“区域均衡”的分析 | 第50-57页 |
5.1 “区域均衡”是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 | 第50-53页 |
5.1.1 区域联盟,达到共同发展 | 第50-51页 |
5.1.2 分等定级,强调规范发展 | 第51-52页 |
5.1.3 调整布局,实现就近入园 | 第52-53页 |
5.2 “区域均衡”成为重点的因素分析 | 第53-54页 |
5.2.1 体现了发展的整体性 | 第53-54页 |
5.2.2 强调了发展的可持续性 | 第54页 |
5.2.3 注重了发展的多样性 | 第54页 |
5.3 推进“区域均衡”的经验 | 第54-57页 |
5.3.1 创新了帮扶机制 | 第54-55页 |
5.3.2 强化了规范办园 | 第55-56页 |
5.3.3 完善了空间布局 | 第56-57页 |
第六章 成都市政府推进学前教育“阶层均衡”的分析 | 第57-61页 |
6.1 “阶层均衡”是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难点 | 第57-58页 |
6.1.1 资助帮扶,保障稳定发展 | 第57-58页 |
6.1.2 优势监测,促进和谐发展 | 第58页 |
6.2 “阶层均衡”成为难点的因素分析 | 第58-60页 |
6.2.1 体现了弱势补偿原则 | 第58-59页 |
6.2.2 体现了和谐发展原则 | 第59-60页 |
6.3 推进“阶层均衡”的智慧 | 第60-61页 |
6.3.1 进行了弱势补偿 | 第60页 |
6.3.2 创新了管理模式 | 第60-61页 |
第七章 成都市政府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启示 | 第61-69页 |
7.1 推进“供需均衡”是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 第61-65页 |
7.1.1 政府要成为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主导力量 | 第61-62页 |
7.1.2 各级职能部门要对学前教育均衡发展高度重视 | 第62-63页 |
7.1.3 教育主管部门要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责任主体 | 第63-65页 |
7.2 推进“区域均衡”是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 | 第65-67页 |
7.2.1 顶层设计,做好区域发展规划 | 第65-66页 |
7.2.2 因地制宜,建立区域发展特色 | 第66页 |
7.2.3 整体提升,推进区域教育水平 | 第66-67页 |
7.3 推进“阶层均衡”是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难点 | 第67-69页 |
7.3.1 以人为本,规范办园是根本 | 第67页 |
7.3.2 关注民生,和谐发展是关键 | 第67-69页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69-70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