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吨内河客船主动力装置选型及布置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内河船型标准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LNG动力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目标船的选取及其动力系统形式的确定 | 第16-24页 |
2.1 内河船舶航行特点 | 第16页 |
2.2 目标船水域特点及目标船的选取 | 第16-18页 |
2.2.1 目标船水域特点 | 第16-17页 |
2.2.2 目标船的选取 | 第17-18页 |
2.3 目标船动力系统的确定 | 第18-23页 |
2.3.1 采用柴油机的动力系统 | 第18-19页 |
2.3.2 采用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系统 | 第19-21页 |
2.3.3 目标船动力系统的确定 | 第21页 |
2.3.4 目标船推进形式的选择 | 第21-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目标船主动力装置选型 | 第24-47页 |
3.1 船舶主动力装置选型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 第24-25页 |
3.1.1 船舶主动力装置选型原则性要求 | 第24-25页 |
3.1.2 船舶主动力装置选型流程 | 第25页 |
3.2 目标船船舶有效功率的预估 | 第25-29页 |
3.2.1 内河船船舶有效功率的估算方法 | 第25-27页 |
3.2.2 目标船船舶有效功率的估算 | 第27-29页 |
3.3 机桨匹配设计 | 第29-42页 |
3.3.1 螺旋桨型式及其基本参数的确定 | 第30-31页 |
3.3.2 机桨初步匹配设计 | 第31-36页 |
3.3.3 机型号的选定 | 第36-40页 |
3.3.4 机桨终结匹配设计 | 第40-42页 |
3.4 LNG储罐的设计 | 第42-45页 |
3.4.1 LNG储罐容积的计算 | 第42-44页 |
3.4.2 LNG储罐尺寸的设计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目标船主动力装置的布置设计 | 第47-65页 |
4.1 船舶动力装置的布置原则 | 第47-48页 |
4.1.1 机舱布置基本原则 | 第47-48页 |
4.1.2 LNG动力船布置的一般要求 | 第48页 |
4.2 机舱位置及布置方式的确定 | 第48-52页 |
4.2.1 机舱位置的确定 | 第49-50页 |
4.2.2 机舱布置方式的确定 | 第50-51页 |
4.2.3 动力系统布置方法的选择 | 第51-52页 |
4.3 主机及螺旋桨的布置 | 第52-56页 |
4.3.1 主机的布置 | 第52-54页 |
4.3.2 螺旋桨的布置 | 第54-56页 |
4.4 轴系的设计及布置 | 第56-62页 |
4.4.1 轴线的位置和长度 | 第56-57页 |
4.4.2 轴系尺寸设计 | 第57-59页 |
4.4.3 轴承的布置 | 第59-62页 |
4.5 LNG储罐的布置 | 第62-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结论 | 第65页 |
5.2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A B4-70型螺旋桨图谱 | 第71-72页 |
附录B 机桨初步匹配计算结果 | 第72-74页 |
附录C B4-70型螺旋桨图谱 | 第74-75页 |
附录D 机桨终结匹配计算结果 | 第75-77页 |
附录E 轴系设计图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