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土壤成分论文

长期施肥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特征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9页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6页
        1.1.1 土壤有机碳分组方法研究第9-10页
        1.1.2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第10-12页
        1.1.3 土壤有机碳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机制第12-13页
        1.1.4 长期施肥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固碳效率机制第13-14页
        1.1.5 影响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因素第14-16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9-27页
    2.1 长期试验地概况第19-20页
    2.2 试验施肥处理第20-22页
    2.3 土壤样品采集第22-23页
    2.4 土壤有机碳测定及数据计算方法第23-25页
        2.4.1 土壤有机碳分组及测定方法第23-24页
        2.4.2 数据计算方法第24-25页
    2.5 数据处理第25-27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7-49页
    3.1 长期施肥下不同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第27-35页
        3.1.1 长期施肥下黑土总有机碳及不同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第27-29页
            3.1.1.1 长期施肥下黑土总有机碳的变化第27页
            3.1.1.2 长期施肥下黑土不同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第27-29页
        3.1.2 长期施肥下潮土总有机碳及不同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第29-30页
            3.1.2.1 长期施肥下潮土总有机碳的变化第29页
            3.1.2.2 长期施肥下潮土不同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第29-30页
        3.1.3 长期施肥下红壤总有机碳及不同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第30-32页
            3.1.3.1 长期施肥下红壤总有机碳的变化第30-31页
            3.1.3.2 长期施肥下红壤不同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第31-32页
        3.1.4 长期施肥下黄壤性水稻土总有机碳及不同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第32-34页
            3.1.4.1 长期施肥下黄壤性水稻土总有机碳的变化第32-33页
            3.1.4.2 长期施肥下黄壤性水稻土不同组分有机碳的变化第33-34页
        3.1.5 小结第34-35页
    3.2 长期施肥下不同土壤类型有机碳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特征第35-44页
        3.2.1 长期施肥下黑土有机碳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第35-37页
            3.2.1.1 长期施肥下黑土累积碳投入的变化第35-36页
            3.2.1.2 长期施肥下黑土总有机碳及不同有机碳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特征第36-37页
        3.2.2 长期施肥下潮土有机碳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第37-39页
            3.2.2.1 长期施肥下潮土累积碳投入的变化第37-38页
            3.2.2.2 长期施肥下潮土总有机碳及不同有机碳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特征第38-39页
        3.2.3 长期施肥下红壤有机碳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第39-41页
            3.2.3.1 长期施肥下红壤累积碳投入的变化第39-40页
            3.2.3.2 长期施肥下红壤总有机碳及不同有机碳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特征第40-41页
        3.2.4 长期施肥下黄壤性水稻土有机碳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第41-43页
            3.2.4.1 长期施肥下黄壤性水稻土累积碳投入的变化第41-42页
            3.2.4.2 长期施肥黄壤性水稻土总有机碳及不同有机碳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特征第42-43页
        3.2.5 小结第43-44页
    3.3 长期施肥不同土壤类型有机碳组分的固碳效率机制第44-49页
        3.3.1 长期施肥不同土壤类型有机碳组分的固碳效率第44-45页
        3.3.2 长期施肥土壤不同碳库有机碳组分的固碳效率第45-48页
            3.3.2.1 长期施肥土壤总有机碳的固碳效率第45页
            3.3.2.2 长期施肥土壤游离活性有机碳库组分碳的固碳效率第45-46页
            3.3.2.3 长期施肥土壤物理保护有机碳库组分碳的固碳效率第46-47页
            3.3.2.4 长期施肥土壤化学保护有机碳库组分碳的固碳效率第47页
            3.3.2.5 长期施肥土壤生物化学保护有机碳库组分碳的固碳效率第47-48页
        3.3.3 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第49-58页
    4.1 讨论第49-55页
        4.1.1 长期施肥下不同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第49-51页
            4.1.1.1 长期施肥下土壤总有机碳储量变化第49页
            4.1.1.2 长期施肥下土壤不同有机碳组分碳储量变化第49-50页
            4.1.1.3 长期施肥下土壤不同有机碳组分占总有机碳比例变化第50-51页
        4.1.2 长期施肥下不同土壤类型有机碳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特征第51-53页
            4.1.2.1 长期施肥下土壤累积碳投入的变化第51页
            4.1.2.2 长期施肥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特征第51-53页
        4.1.3 长期施肥不同土壤类型有机碳组分的固碳效率机制第53-55页
            4.1.3.1 长期施肥不同土壤类型有机碳组分的固碳效率第53-54页
            4.1.3.2 长期施肥土壤不同碳库有机碳组分的固碳效率第54-55页
    4.2 主要结论第55-56页
    4.3 研究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致谢第64-65页
作者简介第65-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中花生适应弱光的光合机理
下一篇:敦煌市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及土壤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