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餐厨垃圾—污泥共发酵过程VFAs的产生及降解特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餐厨垃圾-污泥共发酵概述第10-14页
        1.1.1 餐厨垃圾的来源及特点第10页
        1.1.2 污泥的来源及特点第10-11页
        1.1.3 餐厨垃圾-污泥共发酵技术第11-14页
    1.2 挥发性脂肪酸(VFAs)对发酵过程的影响第14-18页
        1.2.1 VFAs产生及降解第14-16页
        1.2.2 VFAs对发酵过程的影响第16-18页
    1.3 课题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及意义与研究技术路线第18-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页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页
        1.3.3 研究技术路线第18-21页
第2章 实验与分析方法第21-28页
    2.1 餐厨垃圾-污泥共发酵连续实验第21-22页
        2.1.1 共发酵基质及种泥特性第21-22页
        2.1.2 实验装置及操作条件第22页
    2.2 VFAs产生与降解批次实验第22-25页
        2.2.1 不同基质构成产VFAs过程特性实验第22-24页
        2.2.2 单一基质发酵特性实验第24-25页
        2.2.3 单一VFA降解动力学实验第25页
    2.3 分析方法第25-28页
        2.3.1 物化指标分析第25-26页
        2.3.2 产甲烷动力学模拟第26页
        2.3.3 最大反应速率计算第26-28页
第3章 餐厨垃圾-污泥共发酵效果及VFAs积累特性第28-37页
    3.1 连续实验效果第28-30页
    3.2 VFAs积累特性分析第30-33页
    3.3 VFAs积累对产甲烷效率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第33-36页
        3.3.1 VFAs积累对产甲烷效率的影响分析第33-34页
        3.3.2 VFAs积累对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第34-36页
    3.4 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不同基质组分的产VFAs特性及甲烷活性影响特征第37-60页
    4.1 不同基质构成产VFAs特性第37-41页
        4.1.1 VFAs产生过程特性第37-39页
        4.1.2 VFAs组成特性分析第39-41页
    4.2 单一基质发酵特性第41-47页
        4.2.1 产VFAs过程特性第42-44页
        4.2.2 VFAs组成特性分析第44-45页
        4.2.3 产甲烷特性第45-47页
        4.2.4 VFAs生成过程对产甲烷过程的影响分析第47页
    4.3 不同VFA降解动力学分析第47-58页
        4.3.1 负荷对VFAs甲烷化特性的影响第48-53页
        4.3.2 温度对最大反应速率的影响第53-56页
        4.3.3 不同有机酸的降解动力学特性第56-58页
    4.4 共发酵过程中VFAs积累成因分析第58-59页
    4.5 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5.1 主要结论第60-61页
    5.2 展望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2页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河金盆水库溶解性有机质来源分析及特性研究
下一篇:磷与微量元素共同作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与产毒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