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前言 | 第9-10页 |
1.2 高强钢构件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高强钢力学性能研究 | 第10-11页 |
1.2.2 高强钢构件残余应力研究 | 第11页 |
1.2.3 高强钢构件局部和整体稳定性能研究 | 第11-13页 |
1.2.4 高强钢构件局部与整体相关屈曲研究 | 第13-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7-31页 |
2.1 有限元软件ANSYS简介 | 第17页 |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过程 | 第17-26页 |
2.2.1 模型的单元类型 | 第18页 |
2.2.2 Q460钢的本构关系 | 第18-19页 |
2.2.3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19-20页 |
2.2.4 模型网格的划分 | 第20-21页 |
2.2.5 模型初始几何缺陷的施加 | 第21-22页 |
2.2.6 模型残余应力的施加 | 第22-23页 |
2.2.7 模型求解及其控制 | 第23-25页 |
2.2.8 模型后处理分析 | 第25-26页 |
2.3 有限元结果验证 | 第26-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箱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局部-整体相关屈曲参数分析 | 第31-49页 |
3.1 板件宽厚比的影响 | 第31-36页 |
3.2 构件长细比的影响 | 第36-40页 |
3.3 荷载相对偏心率的影响 | 第40-43页 |
3.4 钢材强度的影响 | 第43-45页 |
3.5 残余应力的影响 | 第45-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4 双向压弯箱形截面构件局部-整体相关屈曲承载力计算公式 | 第49-67页 |
4.1 未考虑局部-整体相关屈曲的构件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49-50页 |
4.2 考虑局部-整体相关屈曲的构件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50-54页 |
4.2.1 有效宽度法 | 第50-52页 |
4.2.2 直接强度法 | 第52-53页 |
4.2.3 有效屈服强度法 | 第53-54页 |
4.3 Q460钢箱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局部-整体相关屈曲承载力推荐公式 | 第54-65页 |
4.3.1 推荐公式 | 第54-55页 |
4.3.2 有效屈服强度系数 | 第55-63页 |
4.3.3 推荐公式的验证 | 第63-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结论 | 第67-68页 |
5.2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作者参与科研项目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