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Ⅳ族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钛副族(ⅣB族)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

纳米TiO2的制备及其在多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7-33页
    1.1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简介第7-8页
    1.2 二氧化钛材料的分类与制备第8-20页
        1.2.1 二氧化钛的晶体结构第8-11页
        1.2.2 二氧化钛材料的形貌及其制备方法第11-20页
    1.3 二氧化钛材料的性能与改性第20-28页
        1.3.1 二氧化钛材料的性能第20-24页
        1.3.2 二氧化钛材料的改性第24-28页
    1.4 二氧化钛材料的应用第28-32页
        1.4.1 污水处理第29页
        1.4.2 选择性甲烷化第29-31页
        1.4.3 汽车尾气处理第31-32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的提出第32-33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3-40页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33页
    2.2 TiO_2纳米管制备第33-35页
    2.3 吸附性能及光催化活性评价实验第35-37页
        2.3.1 吸附性能评价实验第35页
        2.3.2 亚甲基蓝光降解实验第35-36页
        2.3.3 原位红外中亚甲基蓝光降解实验第36-37页
    2.4 表征方法第37-40页
        2.4.1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第37页
        2.4.2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第37-38页
        2.4.3 X 射线衍射分析(XRD)第38页
        2.4.4 N_2吸脱附分析(BET)第38页
        2.4.5 红外光谱法分析(FT-IR)第38页
        2.4.6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38页
        2.4.7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第38-39页
        2.4.8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第39-40页
第三章 TiO_2纳米管材料的合成及其吸附与光催化性能研究第40-72页
    3.1 TiO_2前驱体第40-42页
    3.2 水热合成温度的影响第42-46页
    3.3 洗涤过程的影响第46-50页
    3.4 焙烧过程的影响第50-53页
    3.5 TiO_2纳米管材料上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第53-61页
    3.6 TiO_2纳米管材料催化亚甲基蓝光降解第61-64页
    3.7 在原位红外中探究亚甲基蓝光降解反应机理第64-70页
    3.8 小结第70-72页
第四章 CuO/CeO_2-TiO_2上光热共催化 NO 还原反应研究第72-90页
    4.1 CuO/CeO_2-TiO_2催化剂的制备第72页
    4.2 催化剂表征结果第72-77页
        4.2.1 XRD第72-73页
        4.2.2 SEM-EDX第73-74页
        4.2.3 XPS第74-77页
    4.3 CO 和 NO 在催化剂上的吸附第77-81页
        4.3.1 NO 在 CuCeTi 催化剂上的吸附第77-79页
        4.3.2 CO 在 CuCeTi 催化剂上的吸附第79-80页
        4.3.3 NO 和 CO 在 CuTi 催化剂上的吸附第80-81页
    4.4 光热共催化 CO+NO 氧化还原反应第81-87页
        4.4.1 CuCeTi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81-85页
        4.4.2 CuTi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85-87页
    4.5 Ce 与其他组分的相互作用第87-89页
    4.6 小结第89-90页
第五章 Ru/ZrO_2-TiO_2催化甲烷化反应研究第90-113页
    5.1 Ru/ZrO_2-TiO_2催化剂的制备第90-91页
        5.1.1 连续浸渍法(IM)第90页
        5.1.2 共沉淀法(CP)第90-91页
    5.2 载体及催化剂表征结果第91-102页
        5.2.1 BET第91-94页
        5.2.2 XRD第94-97页
        5.2.3 TEM第97-102页
    5.3 选择性甲烷化反应机理的探索第102-112页
    5.4 小结第112-11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113-115页
    6.1 主要结论第113页
    6.2 创新点第113-114页
    6.3 建议与展望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30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30-131页
致谢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维纳米材料的自组装及组装体的性能研究
下一篇:若干小分子凝胶因子的设计合成及其凝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