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远地区早期政治现代化研究(1901-1937)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该研究工作的理论价值 | 第9-10页 |
·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本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第2章 传统背景 | 第15-20页 |
·传统政治形态 | 第15-17页 |
·盟旗制 | 第15-17页 |
·蒙汉分治、旗厅并存 | 第17页 |
·社会结构及蕴藏的现代化潜力 | 第17-20页 |
·绥远地区蒙古社会结构 | 第17-18页 |
·移民社会 | 第18-19页 |
·展开现代化的潜力 | 第19-20页 |
第3章 传统治边思想向现代边政思想转变 | 第20-25页 |
·中国传统治边思想 | 第20-21页 |
·历代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政策 | 第20页 |
·晚清治蒙政策的成功与不足 | 第20-21页 |
·现代边政思想 | 第21-25页 |
·北京政府的边疆政策 | 第21-23页 |
·孙中山先生首先提出"开发边疆" | 第23-24页 |
·国民政府现代边政思想的构建 | 第24-25页 |
第4章 行政机构的分离和专业化 | 第25-42页 |
·中央机构专业化 | 第25-29页 |
·筹蒙改制 | 第25-27页 |
·归绥洋务分局的建立 | 第27页 |
·从理藩部到蒙藏委员会 | 第27-29页 |
·理性官僚制度的建立 | 第29-33页 |
·军事大员转变为行政专员 | 第29-31页 |
·分工趋于理性和专业化 | 第31-33页 |
·地方建置变革 | 第33-37页 |
·基层行政建制由盟旗改为州县 | 第33-34页 |
·道的特殊作用 | 第34-35页 |
·建立绥远特别行政区 | 第35-36页 |
·绥远建省 | 第36-37页 |
·警政司法的现代化 | 第37-42页 |
·警政的创立及发展 | 第37-39页 |
·司法开始独立 | 第39-4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2-44页 |
·总结 | 第42-43页 |
·研究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