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吉的方志学成就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第一章 洪亮吉其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洪亮吉生平简述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洪亮吉的学术交往 | 第12-16页 |
第二章 陕西四志的纂修 | 第16-32页 |
第一节 洪亮吉修志的缘起 | 第16页 |
第二节 《延安府志》考述 | 第16-18页 |
第三节 纂修《淳化县志》 | 第18-22页 |
第四节 纂修《长武县志》 | 第22-26页 |
第五节 与孙星衍同纂《澄城县志》 | 第26-32页 |
第三章 河南三志的纂修 | 第32-43页 |
第一节 纂修《固始县志》 | 第32-35页 |
第二节 纂修《登封县志》 | 第35-40页 |
第三节 改纂《怀庆府志》 | 第40-43页 |
第四章 安徽方志的纂修 | 第43-57页 |
第一节 毓文书院与《毓文书院志》 | 第43-47页 |
第二节 纂修《泾县志》 | 第47-52页 |
第三节 纂修《宁国府志》 | 第52-57页 |
第五章 全国总志《乾隆府厅州县图志》的纂修 | 第57-63页 |
第一节 《乾隆府厅州县图志》的纂修缘起 | 第57页 |
第二节 《乾隆府厅州县图志》的体例内容 | 第57-61页 |
第三节 《乾隆府厅州县图志》的评价 | 第61-63页 |
第六章 洪亮吉的方志学思想 | 第63-71页 |
第一节 洪亮吉对方志起源的认识 | 第63-65页 |
第二节 洪亮吉对方志体例的认识 | 第65-67页 |
第三节 洪亮吉的方志学思想 | 第67-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洪亮吉所修方志简表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其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