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9-13页 |
1 绪论 | 第13-27页 |
1.1 镁合金 | 第13-16页 |
1.1.1 镁及镁合金的特性 | 第13-14页 |
1.1.2 镁合金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第14-16页 |
1.2 镁合金的强化 | 第16-18页 |
1.2.1 固溶强化 | 第16页 |
1.2.2 沉淀析出强化 | 第16-17页 |
1.2.3 弥散强化 | 第17页 |
1.2.4 细晶强化 | 第17页 |
1.2.5 准晶强化 | 第17-18页 |
1.2.6 复合强化 | 第18页 |
1.2.7 镁合金高温强化 | 第18页 |
1.3 Mg-Zn-RE系高强耐热镁合金 | 第18-21页 |
1.3.1 稀土镁合金 | 第18-19页 |
1.3.2 Mg-Zn-RE系镁合金 | 第19-20页 |
1.3.3 镁合金的制备方法 | 第20-21页 |
1.3.4 镁合金热处理制度 | 第21页 |
1.4 相图概述 | 第21-25页 |
1.4.1 相图测定方法 | 第22页 |
1.4.2 相图计算方法 | 第22-23页 |
1.4.3 相图应用 | 第23-24页 |
1.4.4 镁合金相图 | 第24-25页 |
1.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2 La-Mg-Zn体系的热力学优化计算 | 第27-54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实验信息 | 第28-32页 |
2.2.1 La-Mg二元系 | 第28-29页 |
2.2.2 La-Zn二元系 | 第29-30页 |
2.2.3 La-Mg-Zn三元系 | 第30-32页 |
2.3 热力学模型 | 第32-37页 |
2.3.1 纯组元 | 第32页 |
2.3.2 溶体相 | 第32-33页 |
2.3.3 有序-无序转变 | 第33-34页 |
2.3.4 化合物相 | 第34-37页 |
2.4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37-53页 |
2.4.1 La-Mg二元系 | 第40-41页 |
2.4.2 La-Zn二元系 | 第41-47页 |
2.4.3 La-Mg-Zn三元系 | 第47-53页 |
2.5 小结 | 第53-54页 |
3 Ce-Mg-Zn体系的热力学优化计算及凝固分析 | 第54-79页 |
3.1 引言 | 第54页 |
3.2 实验信息 | 第54-58页 |
3.2.1 Ce-Mg二元系 | 第54-55页 |
3.2.2 Ce-Zn二元系 | 第55-56页 |
3.2.3 Ce-Mg-Zn三元系 | 第56-58页 |
3.3 热力学模型 | 第58-59页 |
3.4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59-70页 |
3.4.1 Ce-Zn二元系 | 第60-64页 |
3.4.2 Ce-Mg-Zn三元系 | 第64-70页 |
3.5 Ce-Mg-Zn三元系凝固过程分析 | 第70-78页 |
3.5.1 合金样品制备 | 第70页 |
3.5.2 合金样品检测 | 第70页 |
3.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0-78页 |
3.6 小结 | 第78-79页 |
4 Mg-Nd-Zn体系的热力学优化计算及凝固分析 | 第79-106页 |
4.1 引言 | 第79页 |
4.2 实验信息 | 第79-82页 |
4.2.1 Mg-Nd二元系 | 第79-80页 |
4.2.2 Nd-Zn二元系 | 第80页 |
4.2.3 Mg-Nd-Zn三元系 | 第80-82页 |
4.3 热力学模型 | 第82-83页 |
4.4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83-98页 |
4.4.1 Mg-Nd二元系 | 第86-89页 |
4.4.2 Nd-Zn二元系 | 第89-93页 |
4.4.3 Mg-Nd-Zn三元系 | 第93-98页 |
4.5 Mg-Nd-Zn三元系凝固过程分析 | 第98-105页 |
4.6 小结 | 第105-106页 |
5 Mg-Pr-Zn体系的热力学优化计算 | 第106-120页 |
5.1 引言 | 第106页 |
5.2 实验信息 | 第106-109页 |
5.2.1 Mg-Pr二元系 | 第106-107页 |
5.2.2 Pr-Zn二元系 | 第107-108页 |
5.2.3 Mg-Pr-Zn三元系 | 第108-109页 |
5.3 热力学模型 | 第109-110页 |
5.4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110-119页 |
5.4.1 Pr-Zn二元系 | 第111-115页 |
5.4.2 Mg-Pr-Zn二元系 | 第115-119页 |
5.5 小结 | 第119-120页 |
6 Mg-Sm-Zn体系的热力学优化计算及凝固分析 | 第120-140页 |
6.1 引言 | 第120页 |
6.2 实验信息 | 第120-123页 |
6.2.1 Mg-Sm二元系 | 第120-121页 |
6.2.2 Sm-Zn二元系 | 第121-122页 |
6.2.3 Mg-Sm-Zn三元系 | 第122-123页 |
6.3 热力学模型 | 第123-124页 |
6.4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124-134页 |
6.4.1 Sm-Zn二元系 | 第125-129页 |
6.4.2 Mg-Sm-Zn三元系 | 第129-134页 |
6.5 Mg-Sm-Zn三元系凝固过程分析 | 第134-138页 |
6.6 小结 | 第138-140页 |
7 Mg-Zn-Gd三元系实验测定、热力学计算及凝固分析 | 第140-172页 |
7.1 引言 | 第140页 |
7.2 文献数据评估 | 第140-144页 |
7.2.1 Gd-Mg二元系 | 第140-142页 |
7.2.2 Gd-Zn二元系 | 第142页 |
7.2.3 Mg-Zn-Gd三元系 | 第142-144页 |
7.3 相图实验测定 | 第144-157页 |
7.3.1 合金样品的制备 | 第144页 |
7.3.2 合金样品检测 | 第144页 |
7.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44-157页 |
7.4 热力学模型 | 第157页 |
7.5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157-164页 |
7.5.1 Gd-Zn二元系 | 第160-161页 |
7.5.2 Mg-Zn-Gd三元系 | 第161-164页 |
7.6 Mg-Zn-Gd三元系合金凝固过程分析 | 第164-171页 |
7.7 小结 | 第171-172页 |
8 Gd-Mg-Nd三元系实验测定、热力学计算及凝固分析 | 第172-197页 |
8.1 引言 | 第172页 |
8.2 实验 | 第172-181页 |
8.2.1 合金样品的制备 | 第172页 |
8.2.2 合金样品检测 | 第172-173页 |
8.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73-181页 |
8.3 实验数据的评估 | 第181-182页 |
8.3.1 Gd-Nd二元系 | 第181-182页 |
8.3.2 Gd-Mg-Nd三元系 | 第182页 |
8.4 热力学模型 | 第182-183页 |
8.5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183-190页 |
8.5.1 Gd-Nd二元系 | 第185-187页 |
8.5.2 Gd-Mg-Nd三元系 | 第187-190页 |
8.6 Gd-Mg-Nd三元系合金凝固过程分析 | 第190-196页 |
8.7 小结 | 第196-197页 |
9 总结 | 第197-19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9-216页 |
致谢 | 第216-217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217-2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