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2-28页 |
1 烟草青枯病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1 烟草青枯病及其病原菌的研究 | 第12-14页 |
1.1.1 青枯病的发病症状及病原 | 第12-13页 |
1.1.2 青枯病的侵染循环及流行规律 | 第13页 |
1.1.3 青枯病的致病机理 | 第13-14页 |
1.1.4 青枯病的抗性鉴定 | 第14页 |
1.2 烟草青枯病的综合防治 | 第14-16页 |
1.2.1 提高烟株自身的抗性 | 第14-15页 |
1.2.2 农业防治 | 第15页 |
1.2.3 化学防治 | 第15页 |
1.2.4 生物防治 | 第15-16页 |
2 植物转基因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2.1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争议 | 第16页 |
2.2 影响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的因素 | 第16-17页 |
2.2.1 载体骨架序列在转基因植物中的潜在负面作用 | 第16页 |
2.2.2 选择标记基因的安全隐患 | 第16-17页 |
2.3 解决植物转基因安全性的策略 | 第17-18页 |
2.3.1 载体骨架序列的去除 | 第17页 |
2.3.2 选择标记的剔除 | 第17-18页 |
2.3.3 选用安全的标记基因 | 第18页 |
2.3.4 去除载体骨架序列和选择标记基因 | 第18页 |
3 特异启动子和终止子利用解决转基因安全性研究 | 第18-20页 |
3.1 启动子解决转基因安全性研究 | 第18-19页 |
3.2 终止子解决转基因安全性研究 | 第19-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8页 |
第二章 烟草根特异NTR19基因终止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第28-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1.1 材料和试剂 | 第29-30页 |
1.1.1 材料 | 第29页 |
1.1.2 试剂 | 第29页 |
1.1.3 试验所用引物 | 第29-30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1.2.1 烟草根特异NtR19基因终止子的克隆 | 第30页 |
1.2.2 重组子的鉴定及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第30页 |
1.2.3 烟草的遗传转化 | 第30-31页 |
1.2.4 转基因烟草的PCR鉴定 | 第31页 |
1.2.5 GUS基因活性的组织染色 | 第31页 |
1.2.6 烟草根特异NtR19基因终止子的RT-PCR分析 | 第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6页 |
2.1 烟草根特异NtR19基因终止子的克隆 | 第31-32页 |
2.2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化 | 第32-34页 |
2.3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PCR检测 | 第34页 |
2.4 转基因烟草植株GUS活性的染色分析 | 第34-35页 |
2.5 烟草根特异NtR19基因终止子的RT-PCR分析 | 第35-3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利用CRE/LOXP抗生素自我删除系统构建四个单价载体 | 第38-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5页 |
1.1 材料与试剂 | 第39-40页 |
1.1.1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1.1.2 实验试剂 | 第39页 |
1.1.3 引物 | 第39-40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40-45页 |
1.2.1 烟草终止子(T19与Tp6)目的片段的PCR扩增 | 第40-41页 |
1.2.2 特异启动子(NtR12,NtR2与PP1)目的片段的PCR扩增 | 第41-42页 |
1.2.3 目的基因(Rip,Chi,NPR1与Glu)目的片段的PCR扩增 | 第42-43页 |
1.2.4 四个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 | 第43-45页 |
2 结果 | 第45-55页 |
2.1 烟草终止子(T19与Tp6)的获得 | 第45页 |
2.2 特异启动子(NtR12,NtR2与PP1)目的片段的 | 第45-46页 |
2.3 目的基因(Rip,Chi,NPR1与Glu)目的片段的获得 | 第46页 |
2.4 利用Cre/loxP系统构建四个单价载体pLOXP-NtR12-Rip-T19,pLOXP-NtR12-Chi-T19, pLOXP-NtR2-NPR1-Tp6,pLOXP-PPl-Glu-Tp6 | 第46-55页 |
3 讨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第四章 安全转NPR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功能鉴定 | 第59-6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0-63页 |
1.1 材料与试剂 | 第60页 |
1.1.1 实验材料 | 第60页 |
1.1.2 实验试剂 | 第60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60-63页 |
1.2.1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0-61页 |
1.2.2 无菌苗的种植及工程菌液的制造 | 第61-62页 |
1.2.3 农杆菌叶盘法介导转化载体 | 第62页 |
1.2.4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62页 |
1.2.5 转基因植株抗青枯菌接种鉴定 | 第62-63页 |
2 结果 | 第63-67页 |
2.1 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LMAR-P2-NPR1-P6T | 第63-64页 |
2.2 农杆菌叶盘法介导转化翠碧一号烟草 | 第64-65页 |
2.3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及功能分析 | 第65-66页 |
2.3.1 PCR检测 | 第65页 |
2.3.2 RT-PCR检测 | 第65-66页 |
2.4 转基因植株接种烟草青枯菌的抗性鉴定分析 | 第66-67页 |
3 讨论 | 第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第五章 NTR6启动子不同区域缺失与功能鉴定 | 第69-8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70-72页 |
1.1 材料与试剂 | 第70-71页 |
1.1.1 实验材料 | 第70页 |
1.1.2 实验试剂 | 第70页 |
1.1.3 引物 | 第70-71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71-72页 |
1.2.1 NtR6启动子缺失不同片段的PCR扩增 | 第71页 |
1.2.2 NtR6启动子缺失载体的构建 | 第71页 |
1.2.3 农杆菌叶盘法介导转化载体 | 第71-72页 |
1.2.4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72页 |
1.2.5 转基因植株的GUS组织染色 | 第72页 |
2 结果 | 第72-80页 |
2.1 NtR6启动子缺失不同片段的获得 | 第72-73页 |
2.2 构建NtR6启动子缺失载体 | 第73-77页 |
2.3 农杆菌叶盘法介导转化本生烟草 | 第77页 |
2.4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分析 | 第77-78页 |
2.5 转基因植株GUS组织染色功能分析 | 第78-80页 |
3 讨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附录1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