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PC码和积算法串并行策略的性能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通信系统 | 第9-10页 |
1.2 LDPC码的提出与发展 | 第10-1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LDPC码的基础 | 第13-29页 |
2.1 LDPC码概述 | 第13-15页 |
2.1.1 LDPC码的矩阵表示 | 第13-14页 |
2.1.2 Tanner图表示 | 第14-15页 |
2.1.3 规则LDPC码和非规则LDPC码 | 第15页 |
2.2 影响LDPC码的因素 | 第15-18页 |
2.2.1 码长对性能的影响 | 第16页 |
2.2.2 迭代次数对性能的影响 | 第16-17页 |
2.2.3 构造方法对性能的影响 | 第17-18页 |
2.2.4 规则与非规则对性能的影响 | 第18页 |
2.3 LDPC码的编码算法 | 第18-22页 |
2.3.1 LDPC码的编码原理 | 第18-20页 |
2.3.2 Gallager构造法 | 第20-21页 |
2.3.3 Mackay构造法 | 第21页 |
2.3.4 几何构造法 | 第21-22页 |
2.4 LDPC码的译码算法 | 第22-28页 |
2.4.1 概率BP算法 | 第22-24页 |
2.4.2 LLR BP算法 | 第24-27页 |
2.4.3 APP算法 | 第27页 |
2.4.4 UMP BP-Based算法 | 第27-28页 |
2.4.5 APP-Based算法 | 第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SBP译码算法 | 第29-40页 |
3.1 变量节点分组的SBP译码 | 第29-31页 |
3.2 校验节点分组的SBP译码 | 第31-33页 |
3.3 按可靠度分组的SBP译码 | 第33-39页 |
3.3.1 RGSBP译码 | 第33-35页 |
3.3.2 仿真分析 | 第35-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高斯近似算法 | 第40-56页 |
4.1 密度进化 | 第40-43页 |
4.1.1 独立性假设和对称条件 | 第40-41页 |
4.1.2 密度进化原理 | 第41-43页 |
4.2 标准BP算法的高斯近似 | 第43-47页 |
4.2.1 BP算法的规则码的高斯近似 | 第43-46页 |
4.2.2 BP算法的非规则的高斯近似 | 第46-47页 |
4.3 基于SBP译码的规则码的高斯近似 | 第47-49页 |
4.3.1 校验节点的处理 | 第47-48页 |
4.3.2 变量节点的处理 | 第48页 |
4.3.3 高斯近似递归算法 | 第48-49页 |
4.4 基于SBP译码的非规则码的高斯近似 | 第49-52页 |
4.5 RGSBP译码的高斯近似 | 第52-55页 |
4.5.1 RGSBP高斯近似算法 | 第52-54页 |
4.5.2 仿真分析 | 第54-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6-57页 |
5.1 总结 | 第56页 |
5.2 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