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 第17-18页 |
1.4.1 研究范围 | 第17-18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5.1 案例分析 | 第18-19页 |
1.5.2 文献研究 | 第19页 |
1.5.3 实地调研 | 第19-20页 |
1.6 研究框架 | 第20-23页 |
2 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 | 第23-39页 |
2.1 历史文化街区属性特征与保护、发展 | 第23-25页 |
2.1.1 属性特征 | 第23-24页 |
2.1.2 保护和发展 | 第24-25页 |
2.2 城市公共空间属性特征 | 第25-26页 |
2.2.1 基本属性 | 第25页 |
2.2.2 类型划分 | 第25-26页 |
2.3 历史文街区周边的公共景观空间分析 | 第26-30页 |
2.3.1 空间特点与发展过程 | 第26-27页 |
2.3.2 相关理论发展与实践保护、更新 | 第27-30页 |
2.4 人与历史街区周边公共景观空间的关联性分析 | 第30-37页 |
2.4.1 人与历史街区周边公共景观空间的联系 | 第30-31页 |
2.4.2 各类历史街区与人活动的关联性 | 第31-36页 |
2.4.3 人与历史街区的情感维系 | 第36-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3 典型性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公共空间景观空间的案例分析与研究 | 第39-55页 |
3.1 调查对象的选取研究 | 第39页 |
3.2 西安书院门历史街区 | 第39-47页 |
3.2.1 基本概况 | 第39-40页 |
3.2.2 空间特点 | 第40-43页 |
3.2.3 主题特色 | 第43-46页 |
3.2.4 案例总结 | 第46-47页 |
3.3 武汉户部巷历史街区 | 第47-53页 |
3.3.1 基本概况 | 第47-48页 |
3.3.2 空间特点 | 第48-50页 |
3.3.3 主题特色 | 第50-52页 |
3.3.4 案例总结 | 第52-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4 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 第55-75页 |
4.1 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 | 第55-60页 |
4.1.1 满足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公共空间功能适应 | 第55-57页 |
4.1.2 满足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公共空间场地形态 | 第57-60页 |
4.2 历史文化街区周边的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 | 第60-74页 |
4.2.1 “文化隐角” | 第60-61页 |
4.2.2 框架的限定 | 第61-62页 |
4.2.3 集聚的功能 | 第62-64页 |
4.2.4 植物的选取和变化 | 第64-66页 |
4.2.5 提供交流与参与 | 第66-69页 |
4.2.6 加强安全与便利 | 第69-71页 |
4.2.7 感情归属与延续 | 第71-7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5 长沙市坡子街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公共景观空间的设计研究 | 第75-130页 |
5.1 长沙市地域文化研究 | 第75-79页 |
5.1.1 区位概况 | 第75页 |
5.1.2 气候和水文 | 第75-76页 |
5.1.3 历史变迁 | 第76-79页 |
5.2 民俗文化分析 | 第79-84页 |
5.2.1 饮食特色 | 第79-80页 |
5.2.2 民间艺术 | 第80-81页 |
5.2.3 湘剧与花鼓戏 | 第81-82页 |
5.2.4 湘绣 | 第82页 |
5.2.5 节日庆典 | 第82-84页 |
5.3 民俗文化元素提取及设计思路 | 第84-85页 |
5.4 坡子街与其周边公共景观空间概况 | 第85-100页 |
5.5 长沙市坡子街周边公共空间问题与对策 | 第100-106页 |
5.5.1 人民西路至解放西路段硬性问题观察与对策总结 | 第100-104页 |
5.5.2 湘江中路至坡子街大门路段硬性问题观察与对策总结 | 第104-106页 |
5.6 长沙市坡子街与其周边公共景观空间景观设计内容 | 第106-129页 |
5.6.1 基于满足功能适应与场地形态 | 第106-112页 |
5.6.2 设计的场地类型 | 第112-12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6 结论 | 第130-13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30-131页 |
6.2 研究后续方向 | 第131-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36页 |
图表目录 | 第136-1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43-144页 |
附录一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