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电容器论文

锂离子电容器用预锂化硬炭负极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25页
    1.1 引言第8-9页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第9-12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9-10页
        1.2.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0-11页
        1.2.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11-12页
        1.2.4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第12页
    1.3 电化学电容器简介第12-15页
        1.3.1 电化学电容器的储能原理第12-13页
        1.3.2 电化学电容器的电解液第13-14页
        1.3.3 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第14-15页
    1.4 混合电容器的研究进展第15-20页
        1.4.1 AC/金属氧化物体系第16页
        1.4.2 AC/含铅化合物体系第16-17页
        1.4.3 AC/导电聚合物体系第17页
        1.4.4 AC/锂电电极材料体系第17-20页
    1.5 锂离子电容器的研究第20-24页
        1.5.1 锂离子电容器的工作原理第20页
        1.5.2 锂离子电容器的优点第20-23页
        1.5.3 锂离子电容器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第23-24页
    1.6 本论文的选题思想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实验药品及原料的表征方法第25-32页
    2.1 主要原料和化学试剂第25页
        2.1.1 主要原料第25页
        2.1.2 主要化学试剂第25页
    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第25-26页
    2.3 材料表征方法第26-28页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第26页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第26-27页
        2.3.3 X 射线电子衍射(XRD)分析第27-28页
    2.4 锂离子电容器的组装第28-30页
        2.4.1 负极片的制备第28页
        2.4.2 正极片的制备第28页
        2.4.3 扣式电池的组装第28-29页
        2.4.4 三极电池的组装第29-30页
    2.5 电化学性能的测试第30-32页
        2.5.1 循环伏安测试第30页
        2.5.2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30-31页
        2.5.3 交流阻抗测试第31-32页
第三章 负极预锂化容量对锂离子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32-44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实验第32-33页
    3.3 电极材料的评估第33-37页
        3.3.1 正极材料的评估第33-34页
        3.3.2 负极材料的评估第34-37页
    3.4 锂离子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第37-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负极预锂化工艺的优化第44-52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实验第44-45页
    4.3 硬炭负极材料的评估第45-46页
    4.4 负极预锂化机理第46-47页
    4.5 锂离子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第47-51页
    4.6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质量配比对锂离子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2-56页
    5.1 引言第52页
    5.2 实验第52页
    5.3 正负极质量配比对锂离子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2-55页
    5.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6.1 主要结论第56-57页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x-yCoxMny]O2的制备与表面改性研究
下一篇:有机朗肯循环向心透平内流特性研究与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