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5页 |
1.3.2 研究的思路 | 第15-16页 |
1.3.3 研究的方法 | 第16-17页 |
1.3.3.1 文献研究 | 第16页 |
1.3.3.2 理论分析 | 第16页 |
1.3.3.3 案例分析 | 第16-17页 |
1.4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1.4.1 有效供给理论 | 第17-19页 |
1.4.2 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19-2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论文的基本概念及其典型性与代表性 | 第21-26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2.2 金牛区公共体育方面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 第22-25页 |
2.2.1 金牛区打造全民健身示范城区的背景、特色 | 第22-24页 |
2.2.1.1 坚持“3”大原则以不断增加全民健身活力 | 第22页 |
2.2.1.2 实施“7”化工程以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实力 | 第22-24页 |
2.2.1.3 突出“3”个成果以确保全民健身创建实效 | 第24页 |
2.2.2 成都市金牛区的代表性 | 第24-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成都市金牛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的案例描述 | 第26-40页 |
3.1 成都市金牛区公共体育设施的现状 | 第26-32页 |
3.1.1 金牛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布局规划 | 第26-31页 |
3.1.1.1 金牛区公共体育设施的数量和类型 | 第27-29页 |
3.1.1.2 金牛区的体育人.比例 | 第29-30页 |
3.1.1.3 金牛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情况 | 第30-31页 |
3.1.2 金牛区公共体育设施的运营管理现状 | 第31-32页 |
3.1.3 金牛区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体制 | 第32页 |
3.2 成都市金牛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实践中的成效 | 第32-35页 |
3.2.1 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 | 第32-33页 |
3.2.2 通过丰富的群众体育活动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 | 第33页 |
3.2.3 基层群体组织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 第33-34页 |
3.2.4 公共体育设施利用指导性强 | 第34页 |
3.2.5 构建十五分钟健身圈方便群众 | 第34-35页 |
3.3 成都市金牛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39页 |
3.3.1 公共体育设施的选址规划性有待优化 | 第35-36页 |
3.3.2 公共体育设施的类型、数量、质量有待优化 | 第36-37页 |
3.3.3 公共体育设施产业化运作模式有待优化 | 第37-38页 |
3.3.4 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和意识有待提高 | 第38页 |
3.3.5 缺乏公众监督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成都市金牛区公共体育设施供给管理的分析 | 第40-45页 |
4.1 金牛区公共体育设施的需求分析 | 第40-43页 |
4.1.1 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的需求 | 第40-41页 |
4.1.2 大型体育活动及赛事对公共体育设施的需求 | 第41页 |
4.1.3 促进公共体育设施多功能化的需求 | 第41-42页 |
4.1.4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 | 第42-43页 |
4.2 成都市金牛区公共体育设施的供给现状 | 第43页 |
4.2.1 公共体育设施的类型和产品 | 第43页 |
4.2.2 公共体育设施的供给方式的有效性 | 第43页 |
4.2.3 影响金牛区公共体育设施有效供给的因素 | 第4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成都市金牛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布局管理的分析 | 第45-49页 |
5.1 金牛区公共体育设施的选址规划研究 | 第45-47页 |
5.2 金牛区公共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研究 | 第47-48页 |
5.3 金牛区公共体育设施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 第4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成都市金牛区公共体育设施的运营管理分析 | 第49-52页 |
6.1 金牛区公共体育设施的运营管理现状 | 第49-50页 |
6.1.1 金牛区公共体育设施的性质 | 第49页 |
6.1.2 金牛区公共体育设施的主要运营模式分析 | 第49-50页 |
6.2 金牛区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体制 | 第50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七章 成都市金牛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的借鉴和启示 | 第52-56页 |
7.1 注重规划与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匹配 | 第52页 |
7.2 重视体育设施供给规模与质量 | 第52-54页 |
7.2.1 通过合理规划改善全民健身条件 | 第52-53页 |
7.2.2 推进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 第53页 |
7.2.3 推广十五分钟健身圈 | 第53页 |
7.2.4 通过整合资源以增加公共体育设施类型和数量 | 第53-54页 |
7.3 提高政府职能部门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及意识 | 第54页 |
7.4 注重培育经营管理人才与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 第54-55页 |
7.5 搭建社区为平台的公共服务载体 | 第55页 |
7.6 公共体育设施保障体系建设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