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缩略词表 | 第15-16页 |
| 数字符号表 | 第16-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3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页 |
| 1.2 盲源分离的数学模型 | 第17-19页 |
| 1.3 盲源分离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1.4 本文的贡献及创新 | 第21-22页 |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基础知识 | 第23-31页 |
| 2.1 跳频通信 | 第23页 |
| 2.2 盲源分离的数学基础 | 第23-25页 |
| 2.2.1 熵 | 第23-24页 |
| 2.2.2 互信息 | 第24-25页 |
| 2.2.3 负熵 | 第25页 |
| 2.3 独立分量分析 | 第25-26页 |
| 2.3.1 基本假设 | 第26页 |
| 2.3.2 模糊性 | 第26页 |
| 2.4 时频分析 | 第26-28页 |
| 2.4.1 短时傅里叶变换 | 第26-27页 |
| 2.4.2 Wigner-Ville分布 | 第27页 |
| 2.4.3 平滑伪WVD分布 | 第27-28页 |
| 2.5 干扰类型 | 第28-30页 |
| 2.5.1 脉冲干扰 | 第28-29页 |
| 2.5.2 单音干扰 | 第29页 |
| 2.5.3 多音干扰 | 第29页 |
| 2.5.4 扫频干扰 | 第29-30页 |
| 2.6 盲源分离性能评估指标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基于空间时频分布矩阵的跳频信号盲分离 | 第31-54页 |
| 3.1 引言 | 第31页 |
| 3.2 时频分析原理 | 第31-33页 |
| 3.3 空间时频分布和时频点的选择 | 第33-35页 |
| 3.4 基于空间时频分布矩阵的盲分离的步骤 | 第35页 |
| 3.5 仿真实验与分析 | 第35-52页 |
| 3.5.1 核函数的确定 | 第36-37页 |
| 3.5.2 脉冲干扰 | 第37-44页 |
| 3.5.3 单音干扰 | 第44-47页 |
| 3.5.4 多音干扰 | 第47-50页 |
| 3.5.5 扫频干扰 | 第50-52页 |
| 3.6 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52-53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基于负熵最大化的FastICA算法 | 第54-69页 |
| 4.1 引言 | 第54页 |
| 4.2 独立分量分析 | 第54-55页 |
| 4.3 负熵最大化的代价函数 | 第55-56页 |
| 4.4 基于负熵的FastICA | 第56-58页 |
| 4.4.1 预处理 | 第57页 |
| 4.4.2 基于负熵最大化的FastICA算法 | 第57-58页 |
| 4.5 基于负熵最大化的FastICA算法的具体步骤 | 第58页 |
| 4.6 仿真实验与分析 | 第58-65页 |
| 4.6.1 脉冲干扰 | 第59-63页 |
| 4.6.2 单音干扰 | 第63页 |
| 4.6.3 多音干扰 | 第63-64页 |
| 4.6.4 扫频干扰 | 第64-65页 |
| 4.7 误比特率分析 | 第65-67页 |
| 4.8 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67页 |
| 4.9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第五章 跳频信号的欠定混合矩阵估计 | 第69-92页 |
| 5.1 引言 | 第69页 |
| 5.2 欠定盲分离数学模型 | 第69-70页 |
| 5.3 K-means聚类算法 | 第70-71页 |
| 5.4 单源时频点 | 第71-74页 |
| 5.5 初始聚类中心 | 第74页 |
| 5.6 仿真实验与分析 | 第74-91页 |
| 5.6.1 跳频信号 | 第74-78页 |
| 5.6.2 脉冲干扰 | 第78-83页 |
| 5.6.3 单音干扰 | 第83-85页 |
| 5.6.4 多音干扰 | 第85-88页 |
| 5.6.5 扫频干扰 | 第88-91页 |
| 5.7 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91页 |
| 5.8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92-94页 |
| 6.1 本文主要工作 | 第92-93页 |
| 6.2 下一步工作 | 第93-94页 |
| 致谢 | 第94-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98-99页 |
| 个人简历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