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42页 |
1.1 肠道菌群的结构与功能 | 第13-22页 |
1.1.1 人类肠道菌群研究概述 | 第13-15页 |
1.1.2 肠道菌群与能量代谢 | 第15-17页 |
1.1.3 肠道菌群与慢性炎症 | 第17-19页 |
1.1.4 肠道菌群变化与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 | 第19-22页 |
1.2 苦瓜的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1.2.1 苦瓜的简介 | 第22页 |
1.2.2 苦瓜的功能 | 第22-25页 |
1.2.2.1 抗糖尿病 | 第22-24页 |
1.2.2.2 抗脂肪累积 | 第24页 |
1.2.2.3 其它功能 | 第24-25页 |
1.3 研究肠道菌群的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 | 第25-30页 |
1.3.1 肠道微生物的体外厌氧培养 | 第25-26页 |
1.3.2 特异性细菌类群的定量 PCR 检测 | 第26-27页 |
1.3.3 基于 16S rRNA 基因的 454 焦磷酸测序和统计学分析 | 第27-30页 |
1.4 参考文献 | 第30-42页 |
第二章 体外实验研究两种苦瓜制品对人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调节作用 | 第42-89页 |
引言 | 第42-4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43-50页 |
2.1.1 粪便样品的采集和粪悬液的制备 | 第43-44页 |
2.1.2 苦瓜制品悬液的制备 | 第44页 |
2.1.3 体外厌氧培养体系 | 第44-45页 |
2.1.4 培养上清 pH 的测定 | 第45页 |
2.1.5 短链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 | 第45-46页 |
2.1.6 菌体沉淀总 DNA 的提取、质检与量化 | 第46页 |
2.1.7 16S rRNA 基因 V3 区的 454 焦磷酸测序 | 第46-47页 |
2.1.8 特定细菌类群的定量 PCR 检测 | 第47-48页 |
2.1.9 数据分析 | 第48-50页 |
2.2 结果 | 第50-78页 |
2.2.1 两种苦瓜制品对 SCFAs 生成的影响 | 第50-55页 |
2.2.2 454 测序评价两种苦瓜制品对人肠道菌群结构的调节 | 第55-71页 |
2.2.2.1 菌群结构多样性的变化 | 第55-58页 |
2.2.2.2 整体菌群结构的变化 | 第58-60页 |
2.2.2.3 被两种苦瓜制品改变的关键肠道细菌类型 | 第60-66页 |
2.2.2.4 不同分类水平菌群结构分析 | 第66-71页 |
2.2.3 定量 PCR 评价两种苦瓜制品对人肠道特定细菌类群的调节 | 第71-78页 |
2.3 讨论 | 第78-82页 |
2.4 研究小结 | 第82-83页 |
2.5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数据附表 | 第89-99页 |
附录 1 缩写及全称 | 第99-101页 |
附录 2 试剂及配方 | 第101-102页 |
附录 3 仪器设备 | 第102-103页 |
研究生阶段已(待)发表论文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