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1000核电厂安全壳内氢气风险缓解措施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实验研究 | 第10-11页 |
1.2.2 数值分析 | 第11-12页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其意义 | 第13-16页 |
1.3.1 本论文工作的意义 | 第13-14页 |
1.3.2 论文工作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AP1000核电厂介绍和程序模型建立 | 第16-30页 |
2.1 AP1000核电厂简介 | 第16-24页 |
2.1.1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 第16-17页 |
2.1.2 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 | 第17-23页 |
2.1.3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 | 第23-24页 |
2.2 MAAP分析程序建模 | 第24-27页 |
2.2.1 程序简介 | 第24-25页 |
2.2.2 程序建模 | 第25-27页 |
2.3 GASFLOW程序建模 | 第27-30页 |
2.3.1 程序介绍 | 第27-28页 |
2.3.2 程序建模 | 第28-30页 |
第三章 AP1000氢气缓解系统有效性CFD分析 | 第30-49页 |
3.1 严重事故下的氢气源项 | 第30-32页 |
3.2 氢气缓解系统设计方案 | 第32-34页 |
3.3 氢气缓解系统消氢效率与安全研究 | 第34-45页 |
3.3.1 氢气缓解系统性能分析 | 第34-35页 |
3.3.2 PCS系统性能分析 | 第35-38页 |
3.3.3 安全壳内氢气分布 | 第38-42页 |
3.3.4 氢气风险分析 | 第42-45页 |
3.4 改进型点火器布置方案的设计及验证 | 第45-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事故后惰化缓解氢气风险效果分析 | 第49-60页 |
4.1 开始注入时间对惰化的影响分析 | 第49-54页 |
4.2 注入流量对于惰化的影响分析 | 第54-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结论 | 第60-61页 |
5.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