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内容安排 | 第12-13页 |
1.5 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3页 |
1.6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1.6.1 离岸中心的成因和发展 | 第13-15页 |
1.6.2 我国建设离岸中心的选址问题 | 第15-17页 |
1.6.3 对离岸中心风险防范、法律及监管方面的研究 | 第17-18页 |
1.6.4 对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对策研究 | 第18页 |
1.6.5 总结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上海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的现状及其主要障碍 | 第20-39页 |
2.1 上海发展离岸金融中心的现状 | 第20-26页 |
2.1.1 人民币结算业务 | 第20-23页 |
2.1.2 离岸人民币债券发展趋势良好 | 第23-25页 |
2.1.3 离岸人民币股票市场尚未有效成形 | 第25-26页 |
2.2 上海建设离岸中心的可行性:对比分析 | 第26-29页 |
2.2.1 建立影响要素解释结构模型 | 第26页 |
2.2.2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 第26-28页 |
2.2.3 对模型进行一致性检验 | 第28-29页 |
2.3 上海发展离岸金融中心的瓶颈 | 第29-36页 |
2.3.1 金融市场的瓶颈 | 第29-31页 |
2.3.2 税负瓶颈 | 第31-33页 |
2.3.3 经济制度瓶颈 | 第33-36页 |
2.4 预期风险 | 第36-39页 |
2.4.1 对国内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2.4.2 预期利率风险 | 第37页 |
2.4.3 预期汇率风险 | 第37-39页 |
第三章 上海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动力机制 | 第39-50页 |
3.1 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根本动力 | 第39-42页 |
3.1.1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态势良好 | 第39页 |
3.1.2 人民币国际化推动离岸中心发展的机制 | 第39-42页 |
3.2 金融集聚 | 第42-46页 |
3.2.1 金融集聚的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 | 第43-44页 |
3.2.2 金融集聚的外部性 | 第44-45页 |
3.2.3 金融集聚中的人才集聚 | 第45页 |
3.2.4 金融集聚区的自我强化作用 | 第45-46页 |
3.3 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 | 第46-48页 |
3.3.1 国际金融中心的信息流理论 | 第46-47页 |
3.3.2 金融创新 | 第47-48页 |
3.4 动力机制总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国际离岸中心的发展经验和启示 | 第50-58页 |
4.1 全球离岸中心 | 第50-53页 |
4.1.1 离岸金融中心的动因 | 第50-51页 |
4.1.2 离岸金融中心的分类 | 第51-52页 |
4.1.3 离岸金融中心的业务 | 第52-53页 |
4.2 伦敦离岸市场的发展和经验 | 第53-55页 |
4.2.1 伦敦离岸金融中心的形成 | 第53-54页 |
4.2.2 伦敦离岸金融中心的特点 | 第54页 |
4.2.3 伦敦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经验 | 第54-55页 |
4.3 纽约离岸市场的发展和经验 | 第55-56页 |
4.4 新加坡离岸市场的发展和经验 | 第56-58页 |
4.4.1 新加坡离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 第56-57页 |
4.4.2 新加坡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经验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建设上海人民币离岸中心的策略选择 | 第58-63页 |
5.1 确定发展模式:内外分离型 | 第58-59页 |
5.2 注重发展路径,防范或缩小离岸金融风险 | 第59-60页 |
5.3 人民币长期金融项目可兑换 | 第60-61页 |
5.3.1 改善资本账户管制首当其冲 | 第60-61页 |
5.3.2 通过人民币离岸市场适度加快资本账户开放 | 第61页 |
5.4 支持在沪建设金融基础设施 | 第61-63页 |
5.4.1 逐步解决授权不足和授权过度的问题 | 第61页 |
5.4.2 加快推进金融市场整合的步伐 | 第61页 |
5.4.3 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系统 | 第61-63页 |
第六章 上海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的制度保障 | 第63-76页 |
6.1 强化离岸金融监管 | 第63-66页 |
6.1.1 推动离岸金融立法,完善离岸金融法律体系 | 第63-64页 |
6.1.2 设立专门监管部门 | 第64-65页 |
6.1.3 实施严格市场准入机制 | 第65页 |
6.1.4 反洗钱监管 | 第65-66页 |
6.2 健全跨境资金监测分析体系,加强各部门监管协调 | 第66-68页 |
6.3 加强沪港市场联动,加深内地与香港监管协调 | 第68-72页 |
6.3.1 沪港离岸中心的优势对比 | 第68-70页 |
6.3.2 沪港金融中心竞合发展的总体框架 | 第70-71页 |
6.3.3 沪港金融中心的差异化发展 | 第71页 |
6.3.4 沪港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 第71-72页 |
6.4 税收制度改革 | 第72-76页 |
6.4.1 推行税收优惠化 | 第72-73页 |
6.4.2 优化税收制度 | 第73-75页 |
6.4.3 针对离岸业务的税收改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后记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