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背景研究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分离的法律问题
|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引言 | 第9-12页 |
| Ⅰ.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Ⅱ.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Ⅲ.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Ⅳ.内容框架 | 第11-12页 |
| 1.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分离的基本原理 | 第12-17页 |
| 1.1 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的概念 | 第12页 |
| 1.2 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的取得模式 | 第12-13页 |
| 1.3 我国对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取得模式的选择 | 第13-16页 |
| 1.4 小结 | 第16-17页 |
| 2.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相分离的法理分析 | 第17-29页 |
| 2.1 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 第17-20页 |
| 2.2 公法与私法的接轨 | 第20-25页 |
| 2.3 营业自由的保障 | 第25-28页 |
| 2.4 小结 | 第28-29页 |
| 3. 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分离后应注意的问题 | 第29-33页 |
| 3.1 市场交易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 第29页 |
| 3.2 商事主体证明经营资格的取得问题 | 第29-30页 |
| 3.3 行政机关对市场主体后期监管的问题 | 第30-32页 |
| 3.4 小结 | 第32-33页 |
| 4. 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分离后注意问题的应对措施 | 第33-43页 |
| 4.1 建立信用信息公示平台 | 第33-37页 |
| 4.2 经营异常名录制度 | 第37-41页 |
| 4.3 完善执法权的配置 | 第41-42页 |
| 4.4 小结 | 第42-43页 |
| 结语 | 第43-44页 |
| 注释 | 第44-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一、专著 | 第48-49页 |
| 二、论文 | 第49-50页 |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