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莫里青油田层序地层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前言第9-10页
    0.1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9页
    0.2 研究内容第9页
    0.3 技术路线第9-10页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0-14页
    1.1 地理位置第10页
    1.2 地层特征第10-11页
    1.3 构造特征第11页
    1.4 沉积特征第11页
    1.5 勘探历程第11-12页
    1.6 开发现状第12-14页
第二章 莫里青地区层序分析第14-23页
    2.1 层序界面的成因第14页
    2.2 层序界面的识别依据第14-16页
        2.2.1 地震剖面上的识别标志第14-15页
        2.2.2 测井曲线的识别标志第15页
        2.2.3 沉积地质标志第15-16页
        2.2.4 构造标志第16页
        2.2.5 地球化学标志第16页
    2.3 层序划分对比的原则及方法第16-17页
        2.3.1 层序划分对比原则第16-17页
        2.3.2 层序划分对比方法第17页
    2.4 层序界面的确定及其特征第17-20页
        2.4.1 标准井选择第18-19页
        2.4.2 等时面标定第19-20页
    2.5 层序地层格架的确立第20-23页
第三章 莫里青地区沉积体系分析第23-28页
    3.1 沉积相类型第23-24页
        3.1.1 内扇亚相特征第23页
        3.1.2 中扇亚相特征第23页
        3.1.3 外扇亚相特征第23-24页
    3.2 沉积相展布特征第24-26页
        3.2.1 TST2沉积相展布特征第24页
        3.2.2 LST2沉积相展布特征第24-25页
        3.2.3 HST1沉积相展布特征第25-26页
        3.2.4 TST1沉积相展布特征第26页
        3.2.5 LST1沉积相展布特征第26页
    3.3 莫里青断陷沉积体系分析第26-27页
    3.4 莫里青断陷沉积演化分析第27-28页
第四章 莫里青地区储层特征研究第28-36页
    4.1 储层岩性特征第28-29页
        4.1.1 储层岩性特征第28-29页
        4.1.2 储层粒度特征第29页
    4.2 储层物性特征第29-31页
        4.2.1 储层孔隙度及渗透率第29-30页
        4.2.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第30-31页
    4.3 储层发育及分布特征第31-36页
        4.3.1 储层平面展布特征第31-34页
        4.3.2 储层流体性质及分布第34-35页
        4.3.3 储层压力及温度第35-36页
第五章 莫里青地区构造演化分析第36-39页
    5.1 油层顶面构造特征第36-37页
        5.1.1 西北缘断褶带特征第36页
        5.1.2 西部斜坡带特征第36页
        5.1.3 中部向斜带特征第36页
        5.1.4 东部斜坡带特征第36-37页
    5.2 构造演化特征第37-39页
        5.2.1 形成期特征第37页
        5.2.2 扩张期特征第37页
        5.2.3 强烈差异沉降期特征第37-38页
        5.2.4 萎缩消亡期特征第38-39页
第六章 莫里青地区油气成藏特征第39-44页
    6.1 区域成藏条件第39-40页
    6.2 油层分布特征第40-41页
    6.3 油藏类型第41-44页
第七章 储量评价第44-55页
    7.1 地质储量计算方法第44页
    7.2 地质储量计算参数第44-54页
    7.3 地质综合评价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60页
详细摘要第60-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重力流沉积特征研究
下一篇:川北元坝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