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8页 |
|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2 故障诊断技术概述 | 第9-10页 |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 2 道岔控制电路原理及其故障分析 | 第12-24页 |
| 2.1 道岔控制电路 | 第12页 |
| 2.2 S700K 启动电路原理及故障分析 | 第12-18页 |
| 2.2.1 启动电路动作顺序 | 第12-13页 |
| 2.2.2 启动电路动作原理 | 第13-15页 |
| 2.2.3 启动电路故障分析及处理 | 第15-18页 |
| 2.3 S700K 表示电路原理及故障分析 | 第18-24页 |
| 2.3.1 定位表示电路原理 | 第18-19页 |
| 2.3.2 反位表示电路原理 | 第19-20页 |
| 2.3.3 表示电路故障分析及处理 | 第20-24页 |
| 3 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第24-32页 |
| 3.1 BP 神经网络的研究背景 | 第24页 |
| 3.2 BP 神经网络概述 | 第24-25页 |
| 3.3 BP 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 第25-28页 |
| 3.4 BP 神经网络算法优化 | 第28-30页 |
| 3.5 BP 模型设计思路 | 第30-32页 |
| 4 表示电路故障模式搭建及仿真 | 第32-43页 |
| 4.1 数据样本的获取 | 第32-33页 |
| 4.2 定位表示电路故障模式搭建 | 第33-36页 |
| 4.2.1 诊断规则分析 | 第33-35页 |
| 4.2.2 定位表示电路失效模式搭建 | 第35-36页 |
| 4.3 定位表示电路故障的仿真分析 | 第36-40页 |
| 4.3.1 隐含层神经元数的确定 | 第36页 |
| 4.3.2 神经网络的训练 | 第36-40页 |
| 4.4 反位表示电路故障的仿真分析 | 第40-43页 |
| 4.4.1 故障失效模式的搭建 | 第40-41页 |
| 4.4.2 共同作用下的故障定位 | 第41-43页 |
| 5 启动电路故障模式搭建及仿真 | 第43-53页 |
| 5.1 启动电路故障的仿真分析(反位-定位) | 第43-47页 |
| 5.1.1 启动电路失效模式的搭建(反位-定位) | 第43-44页 |
| 5.1.2 启动电路故障的仿真分析(反位-定位) | 第44-47页 |
| 5.2 启动电路故障的仿真分析(定位-反位) | 第47-50页 |
| 5.2.1 启动电路失效模式的搭建(定位-反位) | 第47-48页 |
| 5.2.2 共同作用下的故障诊断 | 第48-50页 |
| 5.3 定位表示电路与启动电路共同作用下的故障诊断 | 第50-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