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蒙汉禁忌语对比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 绪论 | 第11-18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2、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 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 禁忌语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3、 蒙汉禁忌语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四) 研究对象概念及界定 | 第15-16页 |
(五)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六)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17-18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2、 语料来源 | 第17-18页 |
二、 蒙古学生理解汉语禁忌语的调查分析 | 第18-23页 |
(一) 调查背景及调查对象 | 第18页 |
(二) 问卷设计 | 第18页 |
(三) 统计结果分析 | 第18-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三、 汉语中的禁忌语 | 第23-29页 |
(一) 有关称谓禁忌语 | 第23-25页 |
1、 国讳 | 第23-24页 |
2、 家讳 | 第24页 |
3、 有关起名的禁忌 | 第24-25页 |
(二) 有关死亡的禁忌语 | 第25-26页 |
(三) 有关疾病的禁忌语 | 第26页 |
(四) 有关生理的禁忌语 | 第26-27页 |
1、 有关月经及怀孕的禁忌语 | 第26-27页 |
2、 有关排泄的禁忌语 | 第27页 |
(五) 有关年龄与数字的禁忌语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四、 蒙语中的禁忌语 | 第29-33页 |
(一) 有关称谓的禁忌语 | 第29-30页 |
(二) 有关死亡的禁忌语 | 第30页 |
(三) 有关疾病的禁忌语 | 第30-31页 |
(四) 有关生理的禁忌语 | 第31页 |
1、 有关月经及怀孕的禁忌语 | 第31页 |
2、 有关排泄的禁忌语 | 第31页 |
(五) 有关年龄与数字的禁忌语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五、 蒙汉禁忌语异同的原因比较 | 第33-40页 |
(一) 蒙汉禁忌语异同 | 第33-36页 |
(二) 汉蒙禁忌语产生由来 | 第36-39页 |
1、 宗教迷信的影响 | 第36-37页 |
2、 传统文化的影响 | 第37-38页 |
3、 价值观念的影响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六、 跨文化交际中减少禁忌语误会的建议 | 第40-45页 |
(一) 加强蒙汉禁忌语教学的建议 | 第40-42页 |
1、 学生应提高对禁忌语差异的认识 | 第40-41页 |
2、 教师应提高文化修养和丰富地跨文化知识 | 第41-42页 |
3、 学校应增加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机会 | 第42页 |
(二) 提高跨文化交际素养 | 第42-44页 |
1、 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 第42-43页 |
2、 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包容性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件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