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铝不敏感型拟南芥突变体的特征分析及突变基因筛选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17页
    1.1 设施栽培中的土壤酸化问题第11页
    1.2 铝离子在酸性土壤中的毒害作用及植物缓解铝离子胁迫的机制第11-12页
    1.3 铝激活苹果酸转运蛋白(ALMT1)与植物耐铝机制的相关性研究第12-13页
    1.4 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实验在基因筛选和功能研究中的应用第13-15页
    1.5 模式植物拟南芥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第15页
    1.6 研究目的意义第15-16页
    1.7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铝不敏感型拟南芥突变体的特征分析第17-33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17-22页
        2.1.1 实验植株第17页
        2.1.2 拟南芥的栽培表型观测第17页
        2.1.3 拟南芥突变体样品处理第17-18页
        2.1.4 荧光定量PCR相关材料的制备第18-20页
        2.1.5 基因微阵列数据分析第20页
        2.1.6 苹果酸的收集和测量第20-22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2-31页
        2.2.1 拟南芥突变体AtALMT1的表达第22-24页
        2.2.2 拟南芥突变体苹果酸分泌量和表型特征第24-26页
        2.2.3 拟南芥突变体铝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第26-28页
        2.2.4 拟南芥突变体的基因微阵列数据分析第28-31页
    2.3 讨论第31-33页
        2.3.1 AtALMT1表达中复杂的调控关系第31-32页
        2.3.2 基因微阵列数据对实验的指导作用第32-33页
第三章 铝不敏感型拟南芥突变基因筛选第33-54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33-38页
        3.1.1 拟南芥突变体F_2代群体第33页
        3.1.2 拟南芥突变体BC代群体第33-35页
        3.1.3 基因组DNA提取第35-36页
        3.1.4 突变基因定位第36-37页
        3.1.5 T-DNA植株纯合性检测第37页
        3.1.6 突变体候选基因初步筛选第37-38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8-52页
        3.2.1 F_2群体的表型特征分析第38-41页
        3.2.2 突变基因的粗略定位第41-44页
        3.2.3 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第44-48页
        3.2.4 突变体MD1和MD5的候选基因鉴定第48-52页
    3.3 讨论第52-54页
        3.3.1 突变体中3个铝不敏感基因的特点第52页
        3.3.2 MD5双突变性状产生原因第52-53页
        3.3.3 AtALMT1表达调控模型第53-54页
第四章 全文总结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附录1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RISPR/Cas9的水稻ALOG家族成员基因敲除突变体的构建及其成员G1L6的调控网络的研究
下一篇:不同海拔雌性青海沙蜥繁殖投入的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