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基于CRISPR/Cas9的水稻ALOG家族成员基因敲除突变体的构建及其成员G1L6的调控网络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4页
    1.1 水稻ALOG基因家族研究概况第11-12页
    1.2 ALOG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第12-16页
        1.2.1 转录因子的简介第12-13页
        1.2.2 ALOG转录因子起源和结构第13-16页
    1.3 拟南芥中ALOG基因家族研究进展第16-17页
    1.4 水稻中ALOG基因家族研究进展第17-21页
    1.5 水稻ALOG基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3页
    1.6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4-43页
    2.1 实验材料第24-28页
        2.1.1 研究材料第24页
        2.1.2 引物合成与测序第24页
        2.1.3 菌株与质粒第24页
        2.1.4 实验用酶第24-25页
        2.1.5 实验用试剂第25-27页
        2.1.6 实验仪器第27-28页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28-36页
        2.2.1 水稻ALOG家族CRISPR/Cas9转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第28-30页
        2.2.2 水稻ALOG家族过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0-31页
        2.2.3 大肠杆菌E.Coli转化实验第31页
        2.2.4 质粒DNA提取第31-32页
        2.2.5 温室种植和取材第32页
        2.2.6 TPS简易法抽提植物基因组DNA第32页
        2.2.7 幼穗期RNA的提取第32-33页
        2.2.8 反转录PCR反应第33-34页
        2.2.9 qRT-PCR反应第34-36页
    2.3 RNA-Seq转录组数据分析第36-37页
        2.3.1 转录组测序实验流程第36页
        2.3.2 RNA样品检测第36页
        2.3.3 文库构建第36-37页
        2.3.4 文库质控第37页
        2.3.5 上机测序第37页
    2.4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7-40页
        2.4.1 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概括第37-38页
        2.4.2 测序数据及其质量控制第38-39页
        2.4.3 转录组数据与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第39页
        2.4.4 基因表达量分析第39-40页
        2.4.5 差异表达分析第40页
        2.4.6 差异表达筛选第40页
    2.5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第40-42页
        2.5.1 差异表达基因GO分类第41页
        2.5.2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层次分析第41页
        2.5.3 差异表达基因COG分类第41页
        2.5.4 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第41页
        2.5.5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第41-42页
        2.5.6 差异表达基因蛋白互作网络第42页
        2.5.7 qRT-PCR验证第42页
    2.6 新基因的发掘与功能注释第42-43页
        2.6.1 新基因的发掘第42页
        2.6.2 新基因的功能注释第42-43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43-63页
    3.1 转基因敲除水稻植株的构建第43-45页
        3.1.1 敲除靶位点的选择第43-44页
        3.1.2 sgRNA表达盒的构建第44-45页
    3.2 过表达水稻植株的构建第45-46页
    3.3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第46页
    3.4 缺失突变体的鉴定第46-47页
    3.5 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分析第47-50页
    3.6 RNA样品制备与质量检测第50-51页
    3.7 转录组数据分析第51-62页
        3.7.1 测序数据及其质量控制第51-52页
        3.7.2 转录组数据与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第52-53页
        3.7.3 差异表达分析第53-62页
            3.7.3.1 差异表达总体分析第53-55页
            3.7.3.2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第55-56页
            3.7.3.3 差异表达基因的COG功能分类分析第56-57页
            3.7.3.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注释与富集分析第57-59页
            3.7.3.5 淀粉、蔗糖生物合成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表达谱第59-61页
            3.7.3.6 已报道的与内外稃发育相关的基因的表达谱第61-62页
    3.8 转录组数据的qPCR验证第62-63页
第四章 讨论第63-67页
    4.1 CRISPR/Cas9技术对本实验研究的意义第63-64页
    4.2 RNA-Seq研究影响水稻形态发育机制第64页
    4.3 G1L6与已知控制水稻内外稃发育的基因的关系第64-65页
    4.4 G1L6通过影响水稻淀粉和蔗糖相关基因来影响水稻育性第65-66页
    4.5 G1L6影响水稻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第66-6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8页
    5.1 结论第67页
    5.2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5页
附录1第75-76页
附录2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膜世界中费米子局域化机制及共振态求解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铝不敏感型拟南芥突变体的特征分析及突变基因筛选